就在今年6 月伊朗與以色列及美國爆發的沖突中,伊朗空軍實力薄弱的問題徹底暴露,引發其對國防現代化的迫切需求。
根據相關報道早在2016年伊朗就準備好購買J10戰機了,其前軍官阿塔·巴赫拉米曾提議從中國采購100架殲-10戰斗機,這一方案被否決,時任總統魯哈尼卻盯著法國的“陣風”不放,結果隨著西方的制裁伊朗陣風沒有買到。又轉頭買俄羅斯的蘇35,本來在2023年跟俄羅斯簽了合同要買50架蘇-35戰斗機,但俄烏戰爭還在打,俄羅斯根本沒法按時交貨。所以伊朗現在只能轉向中國。
在搖擺之間,遇到了以色列空軍的捶打,毫無招架之力,似乎被打醒了,特別是看到印巴空戰中J10的優異表現。
眼下伊朗對戰斗機的需求繼續上升,近來有報道指出,伊朗正積極尋求采購J-10C 戰斗機,計劃約引進36 至40 架。殲-10C 配備先進AESA 雷達及PL-15 遠程空對空導彈,以現在的國際軍火市場來來看這些極具性價比。然整個配套下來價格也不低,特別是伊朗這樣國防經費不充足的國家,伊朗內部山頭分立,有革命衛隊、有國防軍,買軍火的錢主要是革命衛隊掌握。
如果伊朗內部達成了共識買殲-10C ,一套下來也是不便宜的,戰斗機要有,預警機更是要有,防空導彈也要買,幾乎是體系的購買,這點可以參照巴鐵。
其次,在伊朗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家,幾十架戰機,也只能進行點部署保衛重點目標,無法有效覆蓋全國。
需求決定了用途,數量少只能進行防御性的工作,以色列和伊朗遠隔上千公里,沒有加油機的加持更是不能遠距離作戰,即使在這次沖突中,以色列的戰機也得靠空中加油機才能順利完成轟炸德黑蘭的任務。
不過能否購買到殲-10C還存在很大的變數,雖然到2020 年,國際社會解除了對伊朗的武器禁令,但是由于伊朗被美國制裁排除在SWIFT 支付系統,如果使用石油而非現金支付的付款可能會存在爭議,還要考慮國際影響,特別是中東各國的看法,如沙特、阿聯酋等國。軍火交易背后還有復雜的政治、外交、地區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