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師范學院“曦望”興研突擊隊(通訊員 冼亮)
晨光漫過村委會的窗欞時,宣傳組的文件夾已經攤開在長桌上。指尖劃過前五天的活動記錄,從支教課堂的點名冊到田間勞動的照片集,紙張邊緣還留著泥土的淺痕。匯總材料時發現,孩子們作文里 “最喜歡的人” 一欄,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從 “老師” 變成了具體的名字 —— 這或許就是我們留下的第一串腳印。?
午后的教室飄著松香。抱著吉他走進教室時,四十多雙眼睛突然亮起來,像被風吹動的星子。調弦的瞬間,后排有個扎羊角辮的小姑娘小聲問:“這是會唱歌的木頭嗎?” 教《小星星》時,原本調皮的男孩們坐得筆直,指尖在空氣中跟著節奏起落。下課鈴響后,作業本突然從四面八方遞過來,扉頁上歪歪扭扭寫著 “請簽名”。握著他們遞來的鉛筆,忽然明白:比起技巧,他們更想要的是一份 “被記住” 的憑證。?
暮色把村委會變成了臨時攝影棚。舉著云臺穿梭在各個房間,鏡頭里有隊友對著電腦趕稿的側臉,有孩子們留下的涂鴉墻,還有廚房飄出的炊煙。剪輯時特意保留了吉他課的余音,混著晚風里的蟬鳴,成了 vlog 最動人的背景音。導出視頻的那一刻,天邊最后一縷霞光剛好落在 “鄉村振興” 的宣傳海報上,突然懂得:我們記錄的不只是風景,更是一群人與一片土地相遇的溫度。?
洗漱時發現指甲縫里還嵌著墨水印,像枚小小的勛章。下鄉第六天,終于明白所謂 “奉獻”,不過是在彼此生命里留下淺淺的刻痕 —— 他們記得某個午后的吉他聲,我們記得作業本上稚嫩的簽名,而這些碎片拼起來,就是夏天最珍貴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