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怡然”,是時光在這里走得格外從容——是街巷里傳來的幾聲吆喝,混著窗欞上燈籠搖晃的光影;是尋常人家院里曬著的谷物,映著檐角勾勒的晴空;是手藝人口中哼著的小調,伴著指尖流轉的老手藝。
風格:集宋、元、明、清、民國各期的建筑風格于一體,從不同時代建筑風格中,能領略到中國古建筑由粗簡到繁細的變化,是一座既具縣城規模,又有府城特色的中國古代城市。
其中.城隍廟:始建于1362年元至正二十二年,是中國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廟之一,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其玄鑒樓被世界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基金會評為全球最美麗的100處古建筑之一。
榆次縣衙:位于東大街北側西段,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占地面積21000平方米,是中國保存較完整的縣級衙署,有“三晉第一署”之稱,是全國保留下來的唯一一個州制規模的衙署。
清虛閣:位于榆次老城的南端,原名玉皇閣,俗稱南閣,傳說系魯班所造。現存清虛閣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系純木質結構建筑,高25米,占地面積160平方米。
榆次文廟:位于老城龍王廟街東端,始建于宋咸平二年(999年),是榆次現存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
或許你記住了城隍廟的古柏蒼勁,或許念著縣衙院落的莊重威嚴,又或是忘不了清虛閣的飛檐與夕陽相映的瞬間。這里的每一塊磚石都藏著故事,每一寸光影都浸著歲月——這是時光在這里寫下的從容,也是歷史在這里沉淀的靜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