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釣到更多的魚,除了跟資源的好壞有關之外,最關鍵的就是天氣條件了。天氣條件不同,影響了魚類覓食時間的長短,如果魚的覓食時間短那么漁獲肯定不好,如果魚的覓食時間比較長,魚自然是好釣的。只是不同季節氣溫條件不同,適合釣魚的天氣也是完全不同的。應該養成出門之前看天氣的習慣,最關鍵的就是看這樣兩個指標,一是氣壓,二是溫差。
一、氣壓
溶氧條件的高低,對魚情的影響最大,水中缺氧不但會造成魚浮頭的現象,嚴重的時候魚很可能會死亡。不過在魚密度小的自然水域不至于太嚴重,大多是浮頭而已,但是養殖塘就很容易翻塘。水中溶氧的高低除了跟氣壓有關之外,跟水溫自身的高低也有很大的影響,水溫高時水中更容易缺氧。所以天氣熱,氣壓低的時候最容易出現魚類死亡的現象。氣溫高的季節出門釣魚,是必須要看看氣壓的高低的,但是氣壓低的季節溶氧是完全不用考慮的。
水溫低水中首先不會出現缺氧的現象,關鍵還在于低水溫意味著魚的活動不那么旺盛,對溶氧的需求本就不高。所以說夏季要是出現了降溫、升壓的天氣時,魚會好釣很多,比如說暴雨之后,次日降溫有升壓,最明顯的是臺風過境之后。陰天尤其是雨前的陰天,對高溫季節的魚情影響極大,但是對于低溫季節來說毫無影響,反而是魚比較好釣的天氣,原因是低溫季節比較注重風力、溫差的大小,風小而且溫差小時,魚會好釣很多。
二、溫差
溫差一般指的是晝夜溫差,要是冬季的話還比較注重最近幾天的氣溫變化幅度,這是因為不同季節釣魚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對于高溫季節來說,比如說夏季、早秋階段,溫差越大魚越是好釣,因為溫差大意味著早晚階段的水溫比較低,魚的吃口會變好很多。但是對于低溫季節來說,溫差越小魚越是好釣。這是因為魚類是變溫動物,需要調節體溫來適應水溫變化,如果水溫起起伏伏,那就需要反復調節體溫,這就會導致魚兒暫時不進食的現象出現。不要以為冬季升溫魚就好釣,其實反而不好釣,因為升溫幅度比較大時,水表溫度遠超水底,魚會浮頭取暖。
春季、秋季是釣魚的旺季,需要不需要注意溫差的變化?其實也是需要的。我們都知道春季和秋季雖然都是釣魚的旺季,但都不是整個季節都是釣魚的旺季,春秋兩季都是中后段的魚情比較好。春季講究釣淺灘,秋季講究釣邊邊,而只有溫差不大的天氣時,才更加適合釣淺水。什么天氣溫差會不大呢?晴天大多溫差大,而且光照強度的緣故風力也往往比較大。俗話說風大釣深,風小釣淺。陰天、霧天溫差小,這是因為地表“蒸發”的熱量會被云層輻射回地表,所以溫差才會比較小。溫差小,風力也小,同時陰天、霧天還有光線不強的特點,自然更加適合釣淺水一些。
高溫季節怕氣壓低,低溫季節怕溫差。高溫季節怕無風,低溫季節怕風大,這大致就是四季釣魚天氣的選擇要點。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