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突然縮水!從往年的40天猛減至30天(7月17日~8月16日),可這炎炎酷暑絲毫不見收斂。不少朋友疑惑:天數(shù)少了,酷熱為何反而更加囂張?
錯啦!伏天長不長,和熱不熱沒有必然關系!
伏天長短是由農(nóng)歷節(jié)氣推算決定的,不過是個時間標簽。真正決定氣溫舞臺的主角,是大家熟悉的老朋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
每年七八月份,副高這個巨型暖鍋蓋便穩(wěn)穩(wěn)罩在我國中東部上空。它下沉的高壓氣流如同高效加熱棒,讓空氣劇烈壓縮增溫,晴天霸屏、雨水稀少。太陽也毫不吝嗇地添柴加火,地面便像煎鍋一樣,熱氣蒸騰不停歇。因此,只要副高盤踞得牢靠穩(wěn)定,無論伏天是30天還是40天,高溫都會上演持久戰(zhàn)。
可今年,還多了兩個“火上澆油”的狠角色!
一方面,全球變暖的大背景如溫水煮蛙般逐年抬高基礎溫度。世界氣象組織已確認,2024年前幾個月持續(xù)刷新紀錄!這意味著在自然副高制造的夏季熱度上,人為活動又偷偷添了把火。
另一方面,城市自己也在發(fā)燒。我們熟悉的樓宇馬路如同巨大的太陽能吸收板和保溫毯,它們牢牢鎖住白天的熱量,即便到深夜也久久不散,這就是城市的熱島效應。空調(diào)爭相開啟的轟鳴、尾氣不斷排放的余溫,都讓城市夜晚的降溫變成艱難的事,體感格外悶熱難耐。
而且,中伏威力半分不減!
雖然總天數(shù)少了,但高溫的主力軍中伏(7月26日~8月14日)仍是穩(wěn)穩(wěn)當當20天!這個時段恰與一年最熱的七下八上完美重合,副高鼎盛、烈日最兇,傳統(tǒng)酷熱節(jié)奏根本沒有被打斷!
所以伏天長短≠熱力值,降溫消暑得實實在在安排上:
高溫時段盡量減少外出,若外出必做足防曬。
及時補水,可加入微量電解質(zhì)飲品。
別貪涼猛吹空調(diào),室內(nèi)外溫差太大易致病,空調(diào)最好開在26℃左右。
關注老人兒童身體反應,避免中暑暈厥。
城市更要優(yōu)化綠化布局緩解熱島,提倡環(huán)保生活。
伏天雖縮短,防暑行動卻半點兒不能松!30天伏天的熱度背后,是自然規(guī)律與人類活動交織的復雜現(xiàn)實。看懂這天數(shù)的縮水與高溫的倔強,才能更科學應對烤驗。
你說呢?天氣多變,我們的關注和行動才是最扎實的清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