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榕江的暴雨傾盆中,水一下子把人們的希望和生活都沖擊了個底朝天。洪水無情人有情,可人間的溫度,有時候卻能熱得讓你直冒汗。你這邊剛剛發布一號防汛應急響應,各路企業、明星、網紅和“燴面大哥”們就蜂擁趕來。各花入各眼,有送錢的、有送物的,熱鬧得很——可就是這種熱鬧背后,網上卻炸鍋了有人“賣力”捐款到處表揚,有人銷聲匿跡成了眾矢之的,還有人躺著也中槍,比如全國巡演的刀郎老師。同樣是洪災,怎么就變成了“比善大賽”?慈善這東西,變成了網絡版“誰的光環亮”,到底是在救人,還是秀場?今天咱們就扒一扒這熱乎事。
本來大家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事情不就好辦多了?韓紅大手一揮,200萬人民幣砸到了榕江災區,可謂“大姐出馬,災區不怕”。大家一邊點贊一邊感慨這才叫“行走的活雷鋒”!可就在齊贊“活菩薩”時,有人拿著顯微鏡在網上找“誰沒交作業”。刀郎就這么光榮“躺槍”了。網友們一溜煙變身柯南,質問“全國巡演賺到飛起,災情來了怎么不見你發聲?”咱們說句大俗話,這年頭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卻是口水之鄉,不信你但凡不露臉,馬上有人問“你憑啥不表態?”比誰捐得多、比誰動得快,慈善捐贈成了“一場直播答題PK”。有人說這叫道德監督,有人說這就是“互聯網‘找茬’”。可到底怎么才算作善,怎么才算作妖,大家伙也沒譜。
細數這次馳援大軍,畫風極其多元明星們捐錢,網紅捐物,“漂流哥”扛著6000份燴面沖進受災區,有財的出財、有力的出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古訓強調“人人有責”。來了個人京東、美團加滴滴,物流、物資、愛心通通安排,滴水成河,匯成溫情的洪流。大伙或多或少體會到了那句“哪怕再小的善意也是大善”。
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正氣滿滿的場合,網上評論區又一片腥風血雨。網友擼起袖子,煞有介事列出“名人支援榜”和“未見蹤影榜”,像在打“飯圈慈善地主”,誰多誰少全攥在風口浪尖。你公開發聲的任嘉倫、周深、肖戰們,贏得“你們是星光也是希望”;而一旦沒上榜,不僅粉絲要解釋,連明星本尊都遭一頓“防杠反駁”,仿佛誰沒出鏡就等同于“冷血寡情”。老百姓的看法更有意思,有人說“他們是榜樣就該帶頭”,也有人調侃“做好事還要發朋友圈嗎?那老人拄拐杖幫人堆了土,也沒發微博”。一時間,究竟捐款捐物要不要昭告天下,大家各說各有理。
表面看上去,這慈善氣氛烘得如同端午火鍋,熱氣騰騰,可實際上暗流涌動著一股“道德脅迫”。有網友講“做慈善是個人選擇,可一到災難就逼著明星交作業,這不是道德綁架是什么?”更有“反方”發聲“別只會道德制高點指手畫腳,自己捐了幾毛錢,說得山響干得稀松!”有人說這是網絡輿論時代的通病——人們天生愛窺明星隱私,這會兒又愛查明星善心賬本。不公開質疑你“冷血”,公開太多又說你“做秀”。一來一去,好事人變成了“小心行善,免遭口水淹沒”。不僅割裂了大眾和明星的關系,更讓本該溫暖的善舉變了味道。
就像陳光標,曾憑捐款做善事成了“中國首善”,語錄堪稱“霸氣外露”“活在人們尊重中的慈善家,比孤獨死在存折單上的守財奴光榮偉大?!笨扇思t是非多,這位“標哥”行善到最后也照樣被拉進了各種“爆料”、質疑、甚至網絡審判。你做得越多,就被盯得越狠。如此來“慈善自由”成了“慈善焦慮”,明星捐多了被說炒作,捐少了被說吝嗇,沉默就是漠然,發聲更怕被圍觀。在這樣的輿論場,誰還敢放心大膽伸援手?
事情的發展,往往比電視劇還魔幻。全網抓刀郎“沒捐款”,甚至把他全國巡演的行程和榕江洪災倒推出個邏輯鏈——演出多撈錢多,你為啥不拿錢救災?可到最后也沒人能拿出半點刀郎“無捐”的實錘。所謂“捐款清單”多半取自網絡風向,根本沒證據。大家光憑“沒看見”就判了一個人的“無情”,這不就是“慈善顯微鏡”嗎?更鬧心的是,即使刀郎當真默默捐了款,沒發微博或者團隊沒炒作,那些揪著他不放的網友還會說“做善事還不如韓紅透明!”殊不知,這種比慈善更高調的慈善狂歡,其實消耗的是大家的信任和熱情。
韓紅的公益之路之被認可,在于她透明做賬、每筆錢的落地去向都明明白白??蛇@透明,也不是捐善行的唯一標準。有人喜歡高調,有人偏愛低調——“善有大小,貴在一片心”。咱中國自古講究“為善不欲人知”,無數善人都在暗地里做,該幫到的幫到了。非得讓每個人把善舉直播給網友審核,難道慈善也要“打卡簽到”才算數?不管明星還是素人,捐不捐都是個人選擇,公益不是秀場,更不是“慈善折疊椅”,隨時表演給人看。
可惜網絡語境就這么有趣動靜一小就變“消極怠工”,動靜一大發聲就被說“作秀”。誰也不想掉進這“捐款風評陷阱”,干脆“捐也挨罵,不捐也挨罵,干脆我躺平”。慢慢的,真正的慈善氛圍也被推向“冷靜莫名”的僵局。企業和個體的善舉容易淹沒在口水里,普通人的微小捐贈也沒人關注,而那些滿屏飄著“明星大手筆”的頭條新聞,就成了唯一的焦點。
互聯網時代慈善信息的傳遞,不靠譜大V說一句就可能讓幾十萬網友情緒暴走。風氣要是被帶歪了,大家最關心的本不是災區群眾的冷暖,而是明星有沒有“打卡交作業”。一場天災需要全社會合力協作,也需要耐心和低調。誰都沒資格隨意貼標簽,“向左走高調、向右走沉默”,這樣下去,只會把慈善逼成人人畏懼的“亂紀元”。
咱也不是說咋樣的善舉都得扯上網絡熱搜做對比,難道明星有義務一難就“發紅包”嗎?慈善本該自愿、低調、真心,不能捐出來就叫榜樣,不捐就全網“拉黑”。網上那些每天戳著明星鼻子問的網友們,你回頭問問自己,是不是只會做慈善的“鍵盤俠”?做好事得發微博,不發就是沒捐?家門口摔個人,幫忙扶了不起寫紙條往單位宣傳欄貼嗎?再說了,大家都關心明星捐沒捐,這熱度能不能有一半給真正需要救援的人?老是盯著“XX明星榜”,這社會是越來越向善了嗎,還是娛樂至死的錯覺?
誰都知道,慈善不是KPI,熱心不是直播。韓紅值得敬佩,可別把韓紅當“捐贈標尺”,去量別人是不是“好人標準”。人與人之間留點溫情和信任,誰曉得刀郎是不是正在無聲無息里做了該做的事?大家別再億點點道德綁架了,讓這點小善意也能靜悄悄流到需要的人心坎上。別讓善良變得比水還稀缺!
你覺得,明星“捐款捐物”到底該不該公開?是“榜樣示范”,還是被輿論薅羊毛?沒在微博秀操作的明星,真的就沒有做公益的權利?咱到底是關心災區群眾,還是津津樂道地盯著別人“有多少交作業的錢”?慈善到底是心意,還是“網紅打卡”比拼?你怎么看?說說你的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