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德國又開始碰瓷了。明明是他們的軍機主動靠近中國軍艦,結果反被激光照了一臉,現(xiàn)在倒好,開始惡人先告狀,說中國“攻擊”了他們。可問題是,這背后真的是一場“誤會”嗎,還是精心設計的挑釁?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
一、德國的“委屈”是怎么來的?
這事發(fā)生在紅海。
根據(jù)德國國防部的說法,7月初,德國一架參與歐盟“Aspides”護航任務的飛機在紅海飛行時,遭到中國軍艦用激光照射。隨后,該飛機中止任務,降落在吉布提的一個基地。
德國媒體把這事炒得沸沸揚揚,說什么“中方行為危險”、“激光可能損害飛行員視力”、“中德關系緊張”,簡直一副受害者姿態(tài)。
但我們來看幾個關鍵細節(jié)。
第一,這架飛機不是普通的民用飛機,而是軍方包機,飛行員是有民航背景的退役飛行員,但機上搭載的是4名德國軍人。換句話說,雖然形式上掛著“民用”的殼,但本質上是軍事任務。
第二,事發(fā)當時,這架飛機并未通過緊急頻道通報自己的身份和意圖,就直接逼近中國的護衛(wèi)艦。在當前紅海局勢高度敏感、各國軍艦云集的情況下,這種行為非常不尋常,甚至可以說是挑釁。
第三,中國艦艇的反應極為克制。沒有發(fā)射導彈、沒有開火,而是用激光進行警告照射。這在軍事行動中,是最基礎的阻止手段之一,目的是提醒對方“你太靠近了”,而不是攻擊。
二、德國這是碰瓷?還是另有圖謀?
德國的操作很快就讓人警覺。他們第一時間不是內部溝通,而是對外放話,主動制造輿論壓力,說白了,就是想拿這事做文章。
你說它是碰瓷也好,說它是情報試探也行,總之,不是什么單純的“誤會”。
你想啊,德國軍機接近中國軍艦,是偶然?是誤飛?還是說壓根就是奔著中國艦艇來的?我們可以合理推測:
要么是來偵察的。紅海最近不太平,各國都在調動軍力。德國這架軍機說是“護航”,誰知道是不是帶著光電設備、雷達裝置,想“順便”看看中國艦艇的細節(jié)數(shù)據(jù)?
要么是來試探的。德國知道中國在國際水域會保持一定克制,想看看中國底線在哪。如果中國真不反應,那他們下一次可能就來更近一步,甚至模擬攻擊。
不管哪一種,都不是單純的“飛錯了”。所以,中國用激光照射進行警告,完全合理合法,甚至可以說是客氣了。
三、激光照射是“攻擊”嗎?德國說得太夸張了
這次炒作的重點在“激光”兩個字上。
德國媒體猛打“激光可能損害飛行員視力”“危及飛行安全”這類說法,給人一種中國已經(jīng)動手打人了的感覺。
但實際上,軍事領域中早就有標準程序。
激光照射分為多種級別,警告性激光強度極低,僅用于提醒和干擾,而不是攻擊。這類激光在航母、護衛(wèi)艦、驅逐艦上非常常見,就是為了應對類似的“靠近型偵察”。
換句話說,中國艦艇使用的是最克制、最禮貌的應對方式。如果當時是美國、以色列或者法國軍艦,可能早就開啟武器鎖定了,甚至直接放無人機上去攔截。
德國方面現(xiàn)在拿這件事大肆渲染,無非是想給自己站個“道德高地”,再順勢在外交和貿易上對中國進行施壓。
四、歐洲怎么又開始碰瓷中國了?
我們再看看更大的背景就清楚了。
最近,歐洲正在和中國進行新一輪博弈。
歐盟剛剛宣布要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理由是“反補貼”。
德國、法國在背后聯(lián)合美方,對中國在紅海、東南亞的行動指手畫腳。
歐洲議會頻頻通過涉華議案,干預中國內政,特別是涉臺、涉疆問題上。
這次激光照射事件,明顯也是配合這一整套外交施壓行動的“前奏曲”。
他們的套路很清楚:
先在軍事層面“碰瓷”,制造國際關注;
再在輿論上放大“中國威脅論”,引導公眾情緒;
接著在經(jīng)濟層面對中國加壓,給自己的保護主義找借口。
而這,就是歐洲現(xiàn)在的底牌——外交碰瓷 + 輿論帶節(jié)奏 + 經(jīng)濟綁架。
但問題是,中國還吃這一套嗎?
五、中國的反應,已經(jīng)越來越直接了
這次激光事件最值得注意的,不是德國的表演,而是中國的反應方式。
你想一想,以前遇到這種“碰瓷”,中國可能會通過外交部澄清幾句,或者低調處理,避免事態(tài)升級。但現(xiàn)在呢?中國軍艦直接用行動回應。
這說明什么?
說明中國已經(jīng)不再被動了。哪怕是在紅海這種敏感區(qū)域,中國軍隊也已經(jīng)準備好——你碰我,我就回手。
外交層面也是一樣。
王毅外長最近訪問歐洲時就明確表示:中國不希望看到俄羅斯失敗。這句外交辭令,看似平淡,實則意味深長。
它不僅是對歐洲在烏克蘭問題上施壓俄羅斯的反擊,也是對歐洲整體“親美反中”政策的警告。別以為得罪中國沒代價,別以為中俄伊會被你們一個個分化。那套冷戰(zhàn)思維,已經(jīng)不靈了。
六、中國出手了,碰瓷的代價會越來越高
德國這次靠近中國軍艦,自己被激光照了一臉,現(xiàn)在開始哭訴,裝可憐、求同情。這一套我們太熟了。但這次,中國沒有再忍,也沒有再讓。
這背后釋放的信號非常清楚:
中國軍隊已經(jīng)有了清晰的邊界感,你逼近,我就反制;
軍事、外交、輿論三線,中國已經(jīng)不打算一味克制;
類似這種“低成本碰瓷”的套路,以后可能就行不通了。
德國這波操作,可以說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他們本來想摸一摸中國軍艦的底線,結果反被激光掃了臉,灰頭土臉,還賠了外交信譽。
而接下來,我們恐怕會看到更多這種“西方碰瓷,中國回手”的案例。因為中國,真的變了。
參考資料:
《中國軍方被指用激光瞄準參與歐盟護航行動的德國飛機 德外交部召見中國大使》法新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