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因為多地連降大雨,一些電動汽車在高速公路發生事故,此時車主們才發現電動汽車的超強加速性能對他們來說未必是好事,而可能導致嚴重交通事故,電車的自身特性則進一步加劇了事故后果,讓這些車主害怕。
雨天是一種特殊的路況,這種路況對汽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汽車的各個方面配合,才能實現安全行車,因為雨天環境下,汽車的摩擦力大幅下降,更容易發生事故。
電車在這種環境下,它的諸多優勢,反而可能成為劣勢,特別的是擁有的超強動力,在這個時候更可能提高發生事故的幾率、擴大事故后果,給車主造成慘重損失。
事實上,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對于雨天行車也有要求,主要就是要求車主減速行駛,廣東的一些高速公路路段就有提醒雨天路滑,部分路段要求駕駛員減速到80公里時速或以下,以確保行車安全。
電動汽車一些駕駛員就會喜歡揮灑電車的超強加速性能,進入這些路段時迅速減速、剛過限速路段就立即提速,而它的超強加速性能也讓它可以更快提速,這種情況下往往就較為容易發生事故。
電車的一些特性也會增加發生事故的幾率,電車由于裝載了電池,電車的車重往往會比燃油車重不少;混動車由于同時有燃油發動機和電池,車身就可能更重,更重的車身在這種急加速、急減速情況下更加容易失控。
電車由于需要將電池安裝在車身的底部,車身往往也會高一些,更高的車身導致車輛的重心較高,在轉彎的時候,更快加速度同樣容易導致車輛失控而發生事故。
此外從網上搜索到,電車的輪胎往往花紋較淺,這是因為電車為了獲得更長的續航,采用小一些的輪胎、更淺的花紋都有助于降低摩擦力,如此可以有效延長電車的續航,而續航是電車的痛點,這同樣會提高發生事故的幾率。
雨天的雨水本來就容易在輪胎和路面之間形成水膜,降低摩擦力,更淺的花紋、更小的輪胎就更加容易在輪胎和路面之間形成水膜,大幅降低汽車的摩擦力。
如此情況下,超強動力的電車,駕駛員如果不了解這種危險,急加速、急減速、疊加更高的車身、更重的車身,諸多因素疊加之下,發生事故的幾率成倍增加,而且一旦發生事故,事故的后果也會更加嚴重。
相比之下,傳統汽車之中,提供超強動力的高端車,往往采用更寬的輪胎,也會采用更低的車身,其他還有諸多輔助的安全行車技術,在安全性方面做得更好,自然這類車的成本也更高,這也是為何動力強的燃油車往往也更貴的原因。
然而如今電車提供了超強動力,由于它的成本更低,以及電機的物理特性,因此10來萬的電車也能提供超強動力,讓駕駛員享受到了超強動力帶來的駕駛樂趣,但愿這類價格較低的車在安全技術方面做足,而這些車主也能清醒認識到行車的風險,要不然發生事故后可不會有后悔藥可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