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和建設部門仍然是實現全球凈零碳排放和復原力目標的關鍵領域,約占2023年能源相關CO?排放量的34%和能源需求的32%以上(國際能源機構[IEA]2024a)(見第2章)。
在供熱系統電氣化程度提升和可再生能源供熱用電量增加的推動下,建筑行業雖未取得全面進展,但已邁出初步的脫碳步伐。智能能源技術的應用——例如需求響應系統和能源管理軟件——在優化能耗和降低用電高峰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隨著政府和企業探索替代化石燃料供暖系統的方案,熱泵安裝量較往年下降了3%。綠色建筑認證市場呈現顯著增長: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新建商業建筑中,獲得綠色認證的比例從2020年的15%躍升至20%以上,增幅超過20%。編譯 陳講運
全球范圍內,認證領域的領軍技術包括“卓越設計提升能效”(EDGE)、建筑研究院環境評估方法(BREEAM)以及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LEED),同時區域性認證體系也在持續發展。數字技術正以革命性方式推動能效提升——2023年數據顯示,40%的大型建筑企業已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設計階段優化能源使用效率。
循環建筑與既有建筑再利用的實踐應用也在加速推進。以歐洲為例,受《歐洲綠色協議》(歐洲環境署2025)政策推動,截至2024年初,鋼材、水泥等再生材料在建筑總投入中的占比已攀升至18%。在全球范圍內,模塊化建筑和材料循環利用作為減少隱含碳的戰略手段持續獲得關注。然而,由于水泥和鋼鐵生產——這兩大行業排放的主要來源——尚未實現低碳替代技術的規模化應用,隱含碳問題仍是亟待解決的挑戰。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建筑與施工領域相關排放中,隱含碳占比約為18%。
掃碼或加微583769685索取報告全文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文章多來源于公開媒體內容,整理、翻譯、編輯而成,僅供讀者參考。文中的觀點和內容不具有任何指導作用,對讀者不構成任何項目建議或承諾!如果本文不慎侵犯您的權益,請加微583769685聯系,將及時處理。
1、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