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英文名:Chagee)的出海腳步越走越快了。
近日,在泰國上市、旗下擁有MAMA方便面等產品的泰國總統食品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泰國總統飲料有限公司已對Chagee (Thailand) Co., Ltd. (下稱:霸王茶姬泰國)進行投資,以超1.42億泰銖(約合人民幣3119萬元)拿下后者51%股權。
這意味著,霸王茶姬將合資出海的模式“復制”到又一個市場。就在不到2個月前,該公司在馬來西亞設立合資公司以加速擴張的消息才被公布。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詳情。
1
獲泰方增資
根據泰國總統食品有限公司公告,其子公司是通過向現有股東(非公司關聯方)購買普通股并認購新普通股的方式,對霸王茶姬泰國進行投資。
其中,現有股東轉讓的股份數量為25,500股,根據配股認購的新普通股數量為1,398,675股。由此,其子公司已購買并認購的霸王茶姬泰國普通股共計1,424,175股,總對價為1.424億泰銖。
據悉,上述交易期限是2025年7月2日起的30天內。交易前,霸王茶姬泰國注冊資本為500萬泰銖,分為5萬股普通股。交易后,該公司注冊資本升至2.7925億泰銖,分為279.25萬股普通股。
完成交易后的霸王茶姬泰國公司股權結構
完成投資后,霸王茶姬泰國分別由Cha Explorer Co., Ltd.持49%股權、Thai President Beverage Co., Ltd持51%股權。該公司共設五名董事,兩位由泰國總統飲料有限公司提名,三位由Cha Explorer Co., Ltd.提名。不過,霸王茶姬泰國最終的董事名單尚未披露。
在兩位股東中,Cha Explorer Co., Ltd.代表的是霸王茶姬。
根據泰媒報道,在二股東Cha Explorer Co., Ltd.的董事名單中,Mian Lu、Xi Fu和 Kittirat Lhacha均在列。小食代翻查霸王茶姬招股書發現,Mian Lu、Xi Fu均有出現。其中,Mian Lu(中文名:陸冕)為副總裁,負責東南亞業務等。Xi Fu顯示為員工,其名下公司擁有霸王茶姬股份。
2
商界“大佬”加持
值得一提的是,這筆最新投資并非由泰國總統食品有限公司獨立進行,而是三方來頭不小的泰國企業“組團”。
小食代留意到,將成為霸王茶姬泰國大股東的泰國總統飲料有限公司是在不到一個月前才公告成立。這家新公司有三位股東:泰國總統食品有限公司(持股55%)、物流公司Flash Express創始人Komsan Saelee(持股25%)、房地產企業Ananda Development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hanond Ruangkritya(持股20%)。
從左到右分別為:泰國總統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Pun Paniangvait、Flash Express創始人Komsan Saelee、Ananda Development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hanond Ruangkritya
三方分別來自食品生產與銷售、物流、房地產領域,這些恰恰對應了餐飲擴張所需的供應鏈、點位等重要資源。
首先來看看泰國總統食品有限公司。小食代翻查公開資料發現,該公司為泰國最大方便面商,在方便面的生產與銷售深耕超過50年,并擁有Farmhouse等生產面包和烘焙食品的子公司。
其次,二股東Komsan Saelee是頗具傳奇色彩的泰國物流公司Flash Express創始人。身為90后、華人后裔的他能講一口流利中文,據稱對“中國和泰國市場之間的差異有深入了解”。
據泰媒形容,Komsan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商界新星”,近期因泰劇《瘋狂獨角獸》備受矚目。該劇以Flash Express為原型講述了一位來自泰北山村的窮小子逆襲成商業大亨,用短短數年顛覆泰國物流市場格局的故事。
Komsan Saelee
持股比例最低的第三位股東Chanond Ruangkritya,于1999年創辦了房地產企業Ananda Development,該公司于2012年在泰國上市,如今據稱是“曼谷公共交通站周邊住宅的領先開發商”,在曼谷及其周邊地區經營開發公寓、普通住宅、聯排別墅等項目。
根據泰媒評價,三家價值數百億泰銖的大企業領袖聯手投資,“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個大動作”。
其中,泰國總統食品有限公司在尋求多元化,現金流充實的它最近與Chanond聯手投資了房地產項目。對Komsan而言,這是在物流之外的“又一精明商業計劃”。
小食代留意到,除了投資者,霸王茶姬泰國大股東的董事名單同樣“星光熠熠”,三位董事分別是泰國總統食品公司總經理Pun Paniangvait、親自上陣的Komsan Saelee、Ananda Development非執行董事Sirawit Paneangveat。
3
“復制”合資模式
此次新布局,是霸王茶姬將合資出海模式落地馬來西亞后,又“復制”到另一主要海外市場。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霸王茶姬共有169家海外門店,其中157家分布在馬來西亞、10家分布在新加坡,2家位于泰國。二季度時,其先后在印尼、美國開出首店。
盡管暫未清楚霸王茶姬泰國變成合資公司的后續規劃,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在為加速擴張做準備。
這可以參考馬來西亞市場的例子。今年5月,酒店與度假村運營商聯大集團宣布,其全資子公司 Magma Chain Management Sdn Bhd與霸王茶姬設立合資企業,以運營霸王茶姬馬來西亞業務。霸王茶姬、Magma分別持有合資公司60%、40%股權。
根據安排,該合資公司未來將依據市場情況,于三年內在馬來西亞開出300家直營的霸王茶姬。也就是說,霸王茶姬在其最大海外市場希望用三年讓門店翻一番。
霸王茶姬的合資出海模式,也與一些知名同行形成了差異。
如今,常見的新茶飲出海還是以品牌自營門店、依托加盟商開店為主。也有品牌在供應鏈和運營尚未成熟時,以出口零售產品的方式出海。以上方式各有特點,而從長遠穩定發展而言,令品牌與合作方利益綁定最緊密的合資出海不失為一條好路徑。
事實上,如果將目光放到更廣泛的餐飲領域,合資出海模式并非新鮮事物。
比如,霸王茶姬所對標的星巴克進入中國大陸時就用過合資經營模式,分別在華東、華南市場與統一和美心合作開拓市場,直到2017年才收回所有合資公司股權,實現完全直營。如今,隨著星巴克希望在華更好地應對競爭和抓住未來機遇,尋求出售部分股權并引進戰略合作方,直營模式或許又要被改寫。
對希望成功出海的餐飲品牌來說,與熟悉當地市場的合作方“組隊”不僅能更快獲取擴張所需的基礎資源,包括快速捕捉并響應當地消費趨勢、成熟的供應鏈與物流網絡、優質門店點位、專業人才團隊等,也能幫助避免在法規、當地文化等方面“踩坑”。
回到霸王茶姬,這家新晉上市茶飲對出海也有著篤定決心。
按照公司規劃,其上市募資的最大用途還是開店,約1.448億美元用于擴大位于中國和海外的門店。2025年,該公司計劃在中國及全球新開1000家至1500家門店。
在今年一季度業績會上,霸王茶姬首席財務官黃鴻飛表示,雖然海外門店僅占全球網絡的2.5%,但這些門店表現出高質量的增長。他指,在海外開設新店時,長期健康、可持續的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霸王茶姬會更注重品質和關鍵業績,而非預期增長速度。
“展望未來,我們將持續拓展全球業務版圖,同時保持大中華區市場的穩健增長。通過戰略性提升海外門店的貢獻占比,致力于推動霸王茶姬向世界領先茶飲品牌的目標邁進。”黃鴻飛說。
歡迎大家分享并推薦我們的文章。
親愛的讀者朋友,微信改了推送規則,不星標就會收不到我們的最新推送!星標《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及時接收每日新鮮的推文,希望我們像以前一樣,每日相見!
作 者:潘嫻 ;來源:小食代 (ID: foodinc),轉載已獲得授 權。
封面圖來源:小紅書@CHAGEE霸王茶姬;
轉載授權及媒體商務合作:Amy 微信(13701559246);
更多行業前沿資訊和優質供需資源對接,掃碼添加「食品創新官」Cherry即可進群。
相關內容推薦
三連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