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央視記者對殲-15T艦載機的生產車間進行的報道,引發了全球的關注,因為報道全程是在講殲-15T,但是觀眾的注意力全在背景的“綠皮機”上。
背景中的“綠皮機”雖然是雙發,但是沒有鴨翼,而飛機尾部的著艦鉤,則暴露了其中國第二款隱身戰斗機殲-35艦載機的身份。
并且,從不同角度的鏡頭中可以看出來,廠房中共有6架處于不同施工階段的殲-35,其中有些已經換上標準海軍灰涂裝,機翼折疊結構清晰可見,更是坐實了其殲-35的身份。
很多人都擔心,作為我國最新款五代機,去年珠海航展才公開亮相,現在就公開在央視的節目中出現,雖然不是主角,但是否也涉及泄密風險呢?
但是仔細一想,這可是央視啊,記者每一句話,鏡頭每一幀都要經過層層審核,不可能是不小心,那就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央視“奉旨泄密”!
在如今這個節骨眼,央視“奉旨泄密”無疑透露著重大的信號,因為這將會直接顛覆美軍在亞太地區的霸權。
7月8日,央視新聞《朝聞天下》欄目播出了艦載機殲-15T的專題報告,央視記者實地進入沈飛的生產車間,在技術人員的介紹下,向觀眾展示殲-15T的重要細節。
可當大家看到背后充當“背景板”的“綠皮機”之后,瞬間就不淡定了,一眼望去,它的特征太明顯了,流暢的隱身氣動布局、菱形機頭、內置彈艙的輪廓,都在告訴我們它是一款五代機。
而當技術人員向記者介紹殲-15T的尾鉤時候,畫面中的“綠皮機”尾部的著艦鉤也出現在了畫面中,毫無疑問,這就是一款艦載隱身戰斗機,只能是殲-35了。
如果說,一個鏡頭可能是不小心出現的,但是整個節目不同角度的鏡頭總結下來,至少有6架殲-35在這個機庫,分別是:
正前方的2架已完成軍灰色涂裝,4架綠色底漆兩兩一組分別在殲-15T的左側和后方,這樣的安排,幾乎就是將殲-15T和記者圍在了中間。
這樣的安排可以說很有深意了,不管攝像機從哪個角度拍攝殲-15T,都能保證至少有一架殲-35出現在鏡頭中。
而從其他鏡頭中可以看到,機庫中沒有生產線那樣的大型生產、組裝設備,反倒是堆了一些牽引車和牽引桿。
這一細節,足以證明,在這個機庫中的戰斗機,已經完成組裝、進入交付前的試飛階段。
而技術人員也向記者證實,預先而戰斗機設置的功能,會在這里進行設計驗證,在進行迭代優化,完成后,即可開始涂裝,交付部隊使用。
而上文提到,殲-15T的前部有兩架已經完成海軍灰色涂裝的殲-35,就是已經經過驗證,等待交付的戰斗機。
另外,因為9·3勝利日閱兵即將來臨,民間也拍攝到大量的殲-35戰斗機編隊飛行訓練。
如果算上為訓練準備的備用機,加上此次央視曝光的6架,這意味著殲-35的總產量,已經超過兩位數。
如果按照我國“小步快跑”的生產原則,殲-35首年產能可能會參考殲-20的24架,而這僅僅還是只是個開端,隨著渦扇-19發動機的成熟,殲-35的產能未來可能會迎來大爆發。
一系列現象都證明,我國的殲-35戰斗機,已經經過試驗驗證階段,進入了量產和列裝階段。
這一消息也讓美國為之震撼,畢竟F-22的生產線已經拆掉,目前的F-22每一架都是絕版,但是中國的卻成為了全球唯一同時量產兩款五代機的國家,這對美國來說,壓力不可謂不大。
畢竟,兩款五代機同時生產的效率,要比美國開足馬力生產F-35的效率要高多了,并且,美國有沒有能力爆F-35的產能還是兩碼事。
目前F-35的零件被土耳其禁運,稀土也被我國卡脖子,美國就算有10條生產線,也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另外,F-35作為一款“眾籌”戰斗機,本身就有很嚴重的缺陷,機炮射擊可能引發結構裂紋這類會導致機毀人亡的缺陷,都不算什么。
重要的是,F-35B作為一款艦載機,卻只有單個發動機,海空環境要比陸空環境復雜得多,一旦單發停車,飛行員就只能彈射逃生,飛機大概率也就“喂鯊魚”了。
反觀殲-35,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全供應鏈自主可控、3D打印的鈦合金龍骨正以毫米級精度在沈陽下線,雙發設計能保證在一臺停車的情況下繼續飛行,保護飛行員和國家財產安全。
而殲-35從首飛,到目前量產、交付階段只用了短短三年時間,而更加令人震撼的是,在央視之后,“遼寧衛視”又對殲-35的廠房進行了曝光!
報道畫面顯示,沈陽將有一座大型廠房進入交付階段,報道稱該廠房建筑面積達28萬平方米,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35在沃斯堡的主生產基地規模相當。
但是這規模,在中國軍工企業中,可算是空前的大了!
相信很快,央視曝光的殲-35與殲-15T共線裝配這種“過渡狀態”很快就能結束了,他們都將有自己獨立的裝配線。
而“遼寧衛視”還曝光了廠房內部結構,雖然目前沒有設備進場,但是可以預料的是,殲-35也會使用效率更高的“脈動式”裝配理念生產線。
這原本是F-35年產150多架的絕招,現在被我們用的爐火純青,目前我國主流戰斗機殲-20、殲-16和殲-15T都采用這種裝配理念。
如果殲-16完成400架的產量之后,四條生產線就會轉向殲-35,會將年其產能再次拉升至50架。
預計2026年,殲-35的產能可達到80-100架,屆時我國的福建艦也一定已經服役,兩者的配合會讓美國不得不重新評估F-35C在東海的活動半徑。
畢竟搭載了渦扇-19的的殲-35作戰半徑能突破1500公里,配合鷹擊-21反艦導彈,作戰半徑會更大。
并且,殲-35也會復刻殲-10CE的出口神話,兩款戰斗機攜手,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軍事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