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遮陽簾、遮光簾出口生意的格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格蘭控股”)近期遞表港交所,計劃在香港GEM(創業板)上市。公司主要客戶主要集中在荷蘭、英國、智利、法國等歐洲本地家居裝飾連鎖店、超市及百貨商店等連鎖零售終端。
家族企業特征明顯
格蘭控股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公司由張君亮一家四口控制,控股股東張周益、周愛蓉、張潔及張君亮形成一致行動人,分別持股約39.6%、24.3%、19.8%及15.3%,一家四口持股99%。
格蘭控股創始人張君亮擔任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其妻周愛蓉出任首席財務官(CFO)及執行董事,兩人的大兒子張周益擔任首席執行官(CEO)及執行董事,二兒子張潔擔任首席營銷官及執行董事。
公司董事會共有7位董事,張君亮一家四口均出任公司執行董事,另外三席是獨立非執行董事,則由幾家會計事務所合伙人擔任。
2024年10月,公司引入唯一外部股東香港融智聯,其投資者是自然人Bayliss,香港融智聯向格蘭控股投資138萬元持股1%,公司估值約為1.4億元。
2024年6月,格蘭控股以56萬元把旗下麗家家居出售給張周益。麗家家居主要從事在中國市場采購及銷售定制化窗簾及紗簾產品,公司解釋稱此次出售是為了精簡格蘭控股業務,將公司重點集中到出口業務。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的遮陽簾及遮光簾制造商在高度分散,中國前五大市場參與者的收入約為11.9億元,占全球遮陽簾及遮光簾產品產值的約3.4%。以2023年收入記,格蘭控股在中國遮陽簾及遮光簾制造商中排名第三。
毛利率低于同行,現金緊繃仍分紅
2023-2024年,格蘭控股的收入分別約為2.59億元及2.57億元,股東應占溢利分別為1558萬元及680萬元。2024年公司毛利率24.9%,凈利率更是只有約2.6%。公司解釋稱,2024年利潤大幅下滑,主要由于行政開支中的“編纂”事項花費較高,即招股書等籌備上市事項,該事項尚未確定最終費用,但經《財中社》計算“編纂”花費約786萬元,計入行政開支。若剔除“編纂”等一次性費用,公司2024年經調整后利潤則1465萬元,基本與上年持平。
2023-2024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5%及24.9%,基本持平,但與同行業相比則較低:同為遮陽材料的玉馬科技(300993)毛利率近年來維持在40%以上,凈利率更是高于20%。
《財中社》注意到,2024年格蘭控股的標準化產品的毛利率36.3%,要遠高于定制化的16.1%,公司毛利率同比略微降低是因為定制化產品需求增加。
格蘭控股業務中標準化產品和定制化產品分別占比五成及四成。標準化遮光簾生產周期約3個月,具備批量規模優勢;而定制化需要包括額外設計、修改等流程,制作周期長達12個月。更重要的是,定制化毛利率低的原因是其需要國外的勞動力,而公司的定制化海外工廠開在波蘭,當地雇傭勞工成本較高。
此外,公司定制化平均售價從上年的538元降低至383元,很顯然公司采取了以價換量的策略,但即便如此也未能阻止公司總體收入的下滑,而且導致盈利能力進一步承壓。
盈利壓力之外,公司的現金償債壓力也不小,同行業的玉馬科技在2024年末資產負債率只有6.4%,其貨幣資金十分充足。相比之下,格蘭控股的資產負債率在2024年末達到76.5%,相比上年同期的58%增加近20個百分點。而且,截至2024年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只有1523萬元,公司目前銀行借款等短期借貸2286萬元,現金尚無法覆蓋短期借款。
那么,格蘭控股缺錢嗎?顯然不是,公司2024年宣布派發3000萬元股息,相比之下2023年只宣布派發500萬元,公司表示2024年中的870萬元股息將在2025年上市以前派發。很顯然,數以千萬的分紅都流向了持股99%的張氏家族,一家四口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