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0月,林彪以副統帥的名義,下發了“林副統帥第一號作戰命令”。以戰時疏散為名,把一批老革命家趕出北京,發配到各地勞動改造。如朱德、李富春到廣東,陳毅到石家莊,葉劍英到長沙,聶榮臻到邯鄲,陶鑄到合肥。劉少奇則被發配到開封,最后慘死在那里。
周恩來總理為了保護這一批老干部,頂著壓力,親自給各地負責人打電話。要求地方做好接待安置工作,盡可能給予照顧。
當時下放到江西的有鄧小平,陳云和王震三人。陳云和王震是九屆中央委員,還具有中央領導人的身份。鄧小平則已被打倒,頭上還戴著一頂“黨內第二號走資派”的黑帽子。為了安置好鄧小平,周恩來頗費了一番心思。
鄧小平夫婦和繼母夏伯根在江西下放時的合影
周恩來在電話中對江西省的負責人說:“鄧小平夫婦也到你們那里去。毛主席在九大說過,鄧小平同志的問題和別人不同。鄧小平同志是去農村鍛煉,當然,不能把這些老同志當全勞力。他也是65歲的人了,身體也不太好。收房費也要適當照顧一下。在選擇住處上,要盡可能地好一些。一下從北京到南方,氣候上和生活上,他也許不習慣,你們要盡可能給予方便。”
說完這些,周恩來還是有些不放心,又叮囑說:“這些同志下去,你們要派人多幫助。要指派專人負責照顧他們的生活。對這些老同志的安排問題,你們研究一個具體方案,再告訴我。”
江西省革委會負責人接到周恩來的電話,立即開會商議安置意見。他們提出,陳云、王震的住地,征求他們本人意見后再定。不管他們住哪兒,都給裝暖氣。鄧小平安排去贛州。這位負責人甚至還向周恩來總理提出一個問題:讓不讓鄧小平夫婦住在一起?
這個安置意見,明顯對鄧小平非常不利。周恩來在接到安置方案后,沉思了片刻,果斷地做出了批示:“原則上同意江西省的意見。但對鄧小平同志的安排還要考慮。讓他去贛州不合適,那里離南昌市太遠,是山區,交通又不方便,條件很差。他已經是六十幾歲的老年人了,生個病怎么辦?我的意見,應該把他安排在南昌附近。便于照顧。”
周恩來對鄧小平應該住什么樣的房子,也作了具體指示:“最好讓他們夫婦住一棟兩層小樓,樓上他們住,樓下工作人員住。當然了,最好是獨房獨院,既能做些活動,又安全。”
由于周恩來的威望和一再指示,江西省革委會負責人只好一一遵命照辦了。他們把鄧小平安排在南昌市郊區的望城崗,住在福州軍區南昌步兵學校內,原校長住的一棟樓房,并在附近的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參加勞動。
1969年10月22號,一輛汽車將鄧小平、卓琳和夏伯根三位老人拉到首都機場。沒有人前來送行,子女們也不知曉,他們就這樣凄涼地告別北京,踏上了南下流放的路途。
幾天后,鄧小平一行來到了位于南昌市郊的望城崗,住進了南昌步兵學校的一座樓房。這是一棟獨門獨院的兩層小樓,由于原先房主是步校校長,少將軍銜,所以被人們稱作“將軍樓”。
“將軍樓”周圍用籬笆圍起來,形成校園中一個獨立的小院。院內栽了一些梧桐樹,還有各色花草。鄧小平對這個新居是比較滿意的,多少減輕了一些他心中的不快。
鄧小平當年下放江西時居住的“將軍樓”
樓上一共有六間房子,鄧小平夫婦住在右側的一個套間。里面住人,外面是會客室。夏伯根老人單獨住了一間。樓下住了兩人,一位是省里派來的管理秘書黃文華,住在正對鄧小平夫婦樓下的一間。黃的房間裝著一部電話,有什么情況隨時可向頂頭上司報告。樓的左側住著一位解放軍戰士,他的任務是代鄧小平夫婦到望城崗買菜。因為鄧小平身份特殊,不允許上街。
“將軍樓”內鄧小平夫婦生活的起居室
“將軍樓”小院的門口,特意安排了兩名持槍站崗的解放軍戰士。名義上是“保護”鄧小平,實際上他的人身自由也受到了限制。
從這一天開始,鄧小平開始了他三年多流放江西、監護勞動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