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魚是生活在水里的,可要是有人告訴你他從土里挖出一條活魚,你信嗎?這簡直比中彩票還稀奇!今年5月,有位四川釣友發(fā)了個視頻,結果評論區(qū)炸了鍋,六千多條評論里一大半都在質(zhì)疑他。
視頻一開頭就很離譜,鏡頭對準了土里的一個洞,洞里居然有一條活鯽魚!這條鯽魚的嘴巴一張一合,身子卻一動不動,周圍全是翻開的泥土,旁邊還放著鏟子和鋤頭,附近一滴水都沒有。周圍的土雖然不算干,但也絕對不潮濕。
更搞笑的是,這位釣友拿根木棍戳了戳這條鯽魚,鯽魚嚇得瘋狂掙扎,可周圍全是土,它能往哪里逃?好不容易扭出了洞,一看四周還是土,這條鯽魚最后在洞口一動不動,任由木棍戳來戳去。在評論區(qū),有些網(wǎng)友的第一反應就是往玄學的方面想,有人說這條鯽魚是在洞里修煉成精,眼看就要得道升仙了,結果被釣友一鏟子給破了功。還有人說這是鎮(zhèn)守風水的神魚,挖出來會壞了周圍的風水,最后還有網(wǎng)友建議在這塊地上蓋房子。
其實大家都能看出來他們是在開玩笑。當然,大部分網(wǎng)友都是在質(zhì)疑,有人覺得這個洞口可能是青蛙的巢穴,釣友挖到現(xiàn)成的巢穴后靈機一動,塞了條鯽魚進去擺拍博眼球。從視頻來看,這個洞口的土都變硬了,而且比外面的土還要干,看起來挖開有段時間了,不像是釣友剛挖的。至于是不是青蛙之類的小動物挖的還是不能確定,因為洞已經(jīng)被挖塌了。如果能看到通到地面的地道,那還能猜猜是什么動物挖的。
不過,這個視頻很可能就是假的,因為鯽魚根本不會挖這么深的洞,也不會有躲在土里的習性。再說這地方離水很遠,土又干,鯽魚怎么可能活下來?要是挖出鯽魚的干尸倒還有點可能。當然,確實有些魚能在土里休眠,但鯽魚肯定不行。
魚可比我們?nèi)祟愒诘厍蛏匣畹镁枚嗔耍瑒e看它們整天在水里游來游去,感覺智商普遍不高,但它們個個都是生存高手。比如非洲肺魚,它的生存技能簡直像是開掛了一樣。
非洲那邊有些地方半年下雨、半年干旱,河流湖泊說干就干,這種情況如果是別的魚早就變成魚干了,可肺魚卻還能活下來。每當夏天水位開始下降時,它們就用胸鰭當鏟子,在河床挖出1米深的泥洞,然后吐出黏液和泥巴給自己做個殼,這個殼維持濕度的效果可厲害了,并且還能降低高溫天氣的影響。
當這個殼做好之后,非洲肺魚就會開啟低能耗模式,它們的新陳代謝會慢到平時的60分之1,每天消耗的能量只占體重的0.1%,如果積攢的能量都耗光的話,那就會開始消耗自己的肌肉。目前,最夸張的記錄是有條肺魚在土里睡了整整5年之久!不過它們大部分時間是睡個三五個月,等雨季來了就會蘇醒過來。
我們常見的泥鰍其實也有很強的耐旱能力,當它們所在的水域快干涸時,就會大口吞下空氣,然后一頭扎進二、三十厘米深的濕泥里。它們的腸子能吸收這些空氣中的氧氣,效率跟用鰓呼吸差不多。在足夠濕潤的泥土里,泥鰍能生存將近一個月,但要是泥土太干,它們最多只能撐6個小時。
說到耐旱,黑魚也挺厲害的,它們有個特殊的迷鰓器官,可以直接呼吸空氣。當水域干涸時,黑魚會鉆進泥里只露出腦袋呼吸,還能把體內(nèi)的糖分轉化成防脫水的物質(zhì)。靠著這兩項能力,黑魚能在濕泥里堅持活上一個半月。
總的來說,要說真正能在土里求生的魚,那還得是非洲肺魚。其它魚雖然也能在缺水時撐一陣子,但都需要很潮濕的環(huán)境,而且時間有限,但即便如此,它們也展現(xiàn)出現(xiàn)了生命在絕境中頑強求生的生存智慧,而這已經(jīng)足夠讓人驚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