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程冰冰 羅曼
暑氣在蟬鳴中攀至頂點,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里卻飄來一縷縷沁人心脾的文化清風。7月12日下午,數十名正值暑期的青少年懷抱求知之心,走進新一期“商都沙龍”活動現場,在特邀嘉賓鄭州美術館館長羅鳴的帶領下,共同欣賞和臨摹堪稱“一碑一奇,百碑百態”的魏碑書法,感受“商城之心”吹來的碑林徐風,開啟今夏最有文化味的避暑模式。
魏碑上承漢晉隸書之精髓,下啟唐宋楷書之新風,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據獨特地位。沙龍伊始,羅鳴以深厚學識溯源魏碑發展歷程,揭開這一書法瑰寶承古啟今的面紗。作為隸書向楷書過渡的關鍵載體,魏碑既保留了隸書的波磔筆意,又融入了楷書的方正結構,呈現出多元而自由的美學特征。而后,羅鳴又引用清代學者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對魏碑“十美”的經典評價,引導參與者們一步步領悟魏碑魄力雄強、氣象渾穆、結構天成等藝術特征。
活動現場,依次展示著一幅幅跨越時空的魏碑經典,從雄渾峻拔的《張猛龍碑》到秀逸灑脫的《鄭文公碑》,眾人紛紛靜下心來,品味金石鐫刻下的千年風骨。互動環節,羅鳴現場揮毫示范,將執筆之要、運鋒之妙、結字之法化作墨色淋漓的生動演繹。少年們則簇擁案前,力求將魏碑筆法精髓盡收心底,又一個個迫不及待地嘗試書寫臨摹,在嘉賓指導下親身感受魏碑“刀筆相生”的獨特韻味。
當斑駁碑刻中的歷史脈搏在筆墨流轉間蓬勃跳動,輕松互動的“商都沙龍”架起青少年與城市文脈對話的橋梁。據了解,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精心烹制“清涼一夏”文化大餐,推出“商都沙龍”“商都講壇”“商都故事會”等解碼商都文化的惠民活動,上線《“鼎鼎”有名》《“紋”畫真香》等特色研學課程,開展“小小講解員”選拔培訓,讓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在“商城之心”的難忘體驗中,感悟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不竭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