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衛生部(B? Y t?)近日在《人口法》草案中提出一項突破性政策:將為生育"純女戶"(兩個女兒)的家庭提供現金或實物補貼,以應對日益嚴重的出生性別失衡問題。這項提案預計將在12月提交政府審議,2025年遞交國會表決,引發社會各界熱議。
越南衛生部長陶紅蘭(?ào H?ng Lan)在今年世界人口日紀念活動上坦言,越南正面臨"生育率下降、男多女少"的雙重挑戰。最新數據顯示,越南出生性別比長期居高不下:2009年為110.5(男/100女),2019年攀升至111.5,2024年仍達111.4,遠超104-106的自然平衡區間。這種失衡在紅河平原地區尤為嚴重,北寧省(B?c Ninh)、永福省(V?nh Phúc)和河內市的性別比甚至超過118,而南部省份則維持在較合理的105-108之間。
一名女嬰在T? D?醫院出生
越南統計總局(T?ng c?c Th?ng kê)預測,若不及時干預,到2034年全國15-49歲男性將過剩150萬人,2059年可能增至180萬人。這種結構性失衡將引發婚姻擠壓、人口老齡化加劇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原人口總局宣傳教育司副司長、現衛生部人口司官員梅春方醫生(Mai Xuan Ph??ng)指出,在總和生育率已降至1.91(理想值為2.1)的背景下,"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仍是主因——許多家庭為生男孩不惜進行性別選擇,甚至墮掉女胎。
為破解這一困局,越南衛生部祭出組合拳:一方面擬將胎兒性別鑒定違法行為的罰款上限從3000萬越南盾(約8235元人民幣)大幅提高至1億越南盾(約2.8萬元人民幣);另一方面則通過經濟激勵引導生育觀念轉變。草案特別規定,對生育兩個女兒的家庭給予現金或實物補助,具體標準將參照海防市(H?i Phòng)、后江省(H?u Giang)、薄寮省(B?c Liêu)、檳椥省(B?n Tre)等地的先行試點經驗。這些地區早前實施的補貼政策顯示,每戶"純女戶"最高可獲得1.5億越南盾(約4.2萬元人民幣)的生育獎勵。
專家分析指出,越南的性別失衡是傳統文化與現代醫療技術碰撞的產物。在"男尊女卑"、"傳宗接代"等觀念影響下,便捷的胎兒性別鑒定技術成為扭曲生育選擇的工具。為此,新政策還要求定期公布性別比失衡地區名單,并通過宣傳教育提升女性地位,消除針對女孩的歧視。越南政府設定明確目標:到2030年將出生性別比降至109以下,最終回歸自然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2015年全面放開二孩前也曾面臨類似挑戰。兩國在治理路徑上不謀而合——從早期的強制管控轉向激勵引導,這或許能為其他面臨性別失衡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隨著法案審議進程的推進,這場關乎越南未來人口結構的變革,正在引發跨越國界的思考:在傳統與現代的拉鋸中,如何重建健康的生育文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