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莫言曾說:“善良如果沒有牙齒,就是軟弱。老實人不是天生該被欺負(fù),是太怕‘事情鬧大’,反倒給了別人得寸進(jìn)尺的膽。”
老話說“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生活里那些欺軟怕硬的人,就像嗅覺靈敏的狼,專挑“不吭聲”的老實人咬。
你越忍,他越橫;你越退,他越得寸進(jìn)尺。其實對付這種人,最管用的招就是“把事情搞大”,別不信,這里面藏著讓他們慫的門道。
一、你越“怕事”,他越“挑事”,不如撕開臉皮亮底線
《水滸傳》里林沖一開始總想著“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結(jié)果被高俅父子步步緊逼,最后落得家破人亡。老實人常犯的錯,就是太怕“傷和氣”,被欺負(fù)了也往肚子里咽。
同事?lián)屇愎冢闩鲁臣苋塘耍秽従诱寄慵业亟纾闩陆Y(jié)怨讓了;親戚借你錢不還,你怕翻臉?biāo)懔恕?善圮浥掠驳娜耍拖窭显捳f的“給點陽光就燦爛,給點顏色就開染坊”,你的退讓在他眼里是“好欺負(fù)”,只會變本加厲。
《菜根譚》里說“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該硬氣的時候就得硬氣。他搶你功勞,你就在會上當(dāng)眾說清楚;他占你地界,你就找物業(yè)、找鄰居來評理。把事情擺到明面上,讓他知道你不是沒脾氣,只是懶得計較,真逼急了,誰也別想好過。
二、“搞大”不是撒潑,是讓旁人看清他的嘴臉
老話說“燈不挑不亮,理不辯不明”,欺軟怕硬的人最擅長“關(guān)起門來橫”,當(dāng)著外人的面卻裝得像個好人。你私下跟他理論,他要么耍賴,要么裝傻,可一旦有旁人在場,他就怕丟面子。
比如他總在背后說你壞話,你別私下跟他吵,就趁人多的時候笑著問他:“聽說你說我這不好那不好?正好大家都在,你說說我哪不好,我改改。”他當(dāng)眾被問住,多半會支支吾吾,以后再也不敢亂嚼舌根。
《論語》里講“名不正則言不順”,“搞大事情”的關(guān)鍵是把“理”站住。你不用罵人,不用撒潑,就把前因后果說給旁人聽,讓大家評評理。他的嘴臉被看清了,自然會收斂,畢竟沒人愿意頂著“欺負(fù)老實人”的名聲過日子。
三、一次“搞大”,換長久清凈,比次次忍讓省心
《增廣賢文》里說“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可這話得看對誰。對懂道理的人,忍讓是美德;對欺軟怕硬的人,忍讓是縱容。
你被他欺負(fù)十次,忍了十次,他會覺得你永遠(yuǎn)能忍;但你只要“搞大”一次,讓他知道你不好惹,他下次再想欺負(fù)你,就得掂量掂量。就像老輩人說的“打蛇打七寸”,對付這種人,就得抓住一次機(jī)會,讓他疼一回,才能記住教訓(xùn)。
鄰居半夜吵得你睡不著,你忍了三次,第四次就直接報警,讓警察來評理;同事總讓你替他干活,你忍了五次,第六次就當(dāng)著領(lǐng)導(dǎo)的面說清楚:“我手頭也有活,怕是幫不了你。”一次到位,比次次委屈自己強(qiáng)。
老實人不是傻,是善良;但善良得帶點鋒芒,就像老話說的“人善要有鋒芒,馬善要有韁繩”。對付欺軟怕硬的人,別總想著“息事寧人”,該“搞大事情”的時候就得硬氣。不是為了爭輸贏,是為了守住自己的底線,換一份踏實日子過。畢竟,誰也不該被欺負(f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