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12日凌晨一點四十,山那邊一點火星都沒有,會不會是暴風雨前的靜?”警衛班長壓低聲音問。張又俠沒抬頭,只吐出三個字:“再等等。”對話很短,卻定下了那天清晨詭異的基調。
標題里提到的那場“越軍百人特工隊突襲119團指揮部”,老戰友茶余飯后常掛嘴邊,但真相往往被一句“最后只跑回去六個”掩住了細節。今天,我們沿著時間軸,把那一天重新捋一遍,同時看看張又俠為何敢在陣地幾乎露底的情況下,硬頂著不撤。
時間撥回到7月10日晚。昆明軍區磨山會議結束得很晚,燈光滅了又亮,反復討論的只有一個核心:頂住越軍預定的“三天奪回松毛嶺”。劉昌友師長對張又俠說話帶著煙味:“給我死扛五天,多一小時也行?!焙芏嗄旰蠡貞浧疬@句狠話,參謀們仍覺得后背發涼。
11日深夜,40師偵聽分隊捕捉到越軍幾段斷續的電臺呼號。頻率不常見,判斷是特工分隊。劉昌友干脆讓炮兵搶先開火。幾十門122加榴傾斜射入叢林,山腰火光一片。越軍硬生生捱住第一輪,居然沒亂,可見準備之細。
3點整,老山被炮聲炸醒。47個炮兵營陸續摻進這場火拼,口徑亂成一鍋粥。彈體在夜空劃出紅線,雙方步兵在微光里幾乎能數對方的臉。越軍人數占優,119團卻沒人退后一步——誰也不想讓對面在紀念碑上寫進自己的名字。
天亮后最要命的是142高地。李海欣排不到二十人,硬扛了七輪沖鋒,手榴彈幾乎用完。越軍一度占了高地方艙,李海欣干脆帶人縮進坑道。若142被徹底壓平,后面不到三百米就是團指揮所,張又俠所有電臺、地圖都擺在那里。
炮兵救場的辦法很絕:不再打固定坐標,而是圍著李海欣的位置畫同心圓,炮彈落點像潑水,硬生生在陣地前沿炸出一道“火墻”。越軍探頭就被碎片削下去一片,李海欣蹲在坑道里罵罵咧咧:“再準點,老子耳朵要被震聾了!”
下午一點左右,145、142相繼被越軍插旗,119團防線撕出缺口。與此同時,一支大約百人的越軍特工隊借著山洼煙塵,從側后摸向團部。警衛排率先發現,火力點卻被前半天的炮戰砸得只剩一挺輕機槍。參謀抱起電臺就想往山后撤,張又俠擺手:“動不得,線路一斷,前沿就成瞎子?!?/p>
張又俠隨后給全團下了詭異命令:讓敵人進到五十米內再開槍,彈藥要省著用。理由很簡單——對方此時已是強弩之末,近距離急射能最大化心理震懾,又可避免暴露火點。有人擔心團長太冒險,他卻笑:“我從列兵混到團長,不是靠命大,是靠心里有數?!?/p>
混戰持續到兩點半。警衛排借著地形分段射擊,配合坑道口預埋的三顆82迫擊炮定向雷,越軍一次次被甩了回去。戰后統計,這支百人敢死隊只帶回六條命,連帶電臺、火箭筒全扔山溝。山間硝煙尚在,耳力好的還能聽見越語咒罵聲。
中午補給上來,新的炮彈裝滿了炮架。119團重炮連沒等敵人徹底回防就打起齊射,一分多鐘,山谷炸開二百余朵火焰。炮聲停下時,前線偵察員的回報只有一句:“對面旗子掉光了?!睆堄謧b放下望遠鏡,長舒一口氣,卻沒忘交代:“別追,先整頓,天黑前必須把失去的高地咬回來?!?/p>
傍晚五點多,142、145陸續插上紅旗。14軍、40師指揮網瞬時沸騰,劉昌友在電話那頭連說三個“好”。再后來寫戰報時,很多細節被精簡,可那條“越軍百人特工隊突襲119團指揮部,結果只剩6人幸存”的戰績,一直掛在第一頁。
二十年聚會上,有人玩笑問張又俠:“那天你要是撤了呢?”他想了想,只吐一句:“指揮所不動,就是給全團一顆定心丸。”說完抿一口酒,仿佛又看見老山夜空里那道撕不碎的火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