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盜墓賊兜售南宋文書,一個老板花了70萬成交后,他又找到盜墓賊:“這紙質太新了,肯定是贗品,我要退貨。”
那一年,盜墓賊在金華市武義縣的山上發現一座古墓,在墓中盜取一個密封銅筒,筒中藏著17卷紙質文書。
根據文書記載,這座古墓的主人叫徐謂禮,出身于武義望族徐氏,生前曾擔任南宋的朝散大夫,52歲時病故。
徐謂禮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他所著的文書在當時并無多大價值,但是在今天就不同了。
所謂“宋紙千金”,宋朝流傳下來的紙質材料,無論內容如何,全都價值連城。
南宋文書珍貴異常,嶄新、完整的南宋文書更是可遇不可求。
盜墓賊意識到文書價值千金,得手后立馬在全國范圍內尋找買家。
他們拍下文書的照片,拿給意向買家看,很快就有人出高價收購。
對方來自北京,自稱馬老板,是個財大氣粗的主兒,一張嘴就是70萬元。
對于普通人來說,在那個年代,70萬無異于天文數字,盜墓賊欣喜不已,立即帶著文書前去交易。
整個交易過程非常順利,可文書賣出沒多久,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
馬老板拿到文書沒多久,就嚷嚷著要退貨,理由是文書是贗品。
原來,馬老板高價購得至寶,欣喜之余請來收藏界的朋友一起欣賞,可當大家看到文書時,紛紛詢問馬老板是不是上當了,800多年前的文書怎么可能這么新?
也不怪大家發出這樣的疑問,實在是文書太新了,紙張光潔,墨跡清晰,說是昨天寫的也有人信。
文書是盜墓賊親自從古墓里拿出來的,是真是假他們最清楚,可他們無法說服馬老板相信這件事,最終交易取消,馬老板歸還文書,盜墓賊退回70萬現金。
由于贓款已經被盜墓賊揮霍掉很多,一時間湊不出錢,馬老板一氣之下扣留4卷文書,只退回13卷。
盜墓賊拿回文書后,重新拍照投到文物市場上,尋找新的買家。
2011年,武義縣博物館館長董三軍偶然看到文書照片,立即意識到事情不一般,他將照片拿給宋史研究專家鄭嘉勵鑒定,鄭嘉勵看完說道:“是真品,報警吧!”
鄭嘉勵認定文書是南宋真跡,主要是基于兩方面的判斷。
首先,文書作者徐謂禮是個不出名的南宋小吏,文物造假很常見,但大多不會去造無名小卒的假文物。
其次,文書內容涉及南宋社會的諸多方面,且表述清晰,邏輯順暢,現代人沒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很難寫出這么一篇詳實的文書。
綜上所述,文書是真跡,至于為什么經歷800年依然嶄新,鄭嘉勵推測一是南宋造紙工藝精湛,二是文書一直密封保存,有效避免接觸空氣后氧化。
董三軍報警后,公安機關非常重視,連續多日蹲守在古玩市場,最終成功抓獲盜墓賊,追回13卷南宋文書。
此后,公安機關根據盜墓賊的供述順藤摸瓜,又追回被馬老板扣留的3卷文書。
專家認為徐謂禮文書對研究南宋官制有極高的價值,無論是從研究方面還是收藏方面看,都是無價之寶。
如今,徐謂禮文書已經被定為一級文物,珍藏在武義博物館,向世人無聲地講述著南宋的社會風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