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陳茜 劉明】近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項目“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60項。西夏陵是西夏留存至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遺存,直接為中國歷史上延續近200年的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提供不可替代的見證作用,實證了西夏王朝在絲綢之路上的中繼樞紐地位。西夏陵真實、完整地保存至今,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提供了重要見證,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戈壁中的神秘王朝
公元1038年,黨項民族建立西夏政權,與兩宋、遼、金并立,都城設在興慶府(今寧夏銀川),鼎盛時曾雄踞河西走廊。西夏于1227年滅亡,西夏陵也在歷史長河中沉寂了700余年。西夏陵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是在20世紀30年代,彼時一位德國飛行員在寧夏銀川飛掠過賀蘭山,被一片“巨大的白色土堆”所震撼,他用隨身攜帶的相機記錄下這一壯觀的景象。西夏陵直到1972年才進入考古學界視野。
作為申遺項目的“西夏陵”,劃定的遺產保護區近40平方公里,遺產緩沖區超400平方公里,規模十分宏大。它包含9座帝陵、271處陪葬墓、5.03公頃北端建筑遺址、32處防洪工程遺址,還包括陵區出土的7100件館藏文物與遺址上的大量建筑構件殘件。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柴平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些發現不僅實證了西夏王朝的存在,更揭示其“承唐仿宋、兼容并蓄”的文明特質。
融合唐宋文化與黨項習俗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歷史研究所名譽所長、“西夏陵”申遺咨詢團隊負責人陳同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申遺過程中的文本編制在格式方面是有國際統一格式規定的,各國的體例必須一致,“但在內容上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既要具備中國文明與文化的基本知識與概念,又需要有世界遺產方面的專業知識與素養。”陳同濱表示,一方面不能采用中國傳統的學科研究套路——夾敘夾議,遺產本體描述要客觀、清晰、準確、完整,去除一切推測論據;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選擇遺產價值闡釋的切入角度與方向。
2025年7月10日在寧夏銀川拍攝的西夏陵1號陵與2號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可西夏陵的完整性與真實性,認為西夏陵作為多元文化交融影響的見證,其空間布局、設計理念和建筑形制承襲了唐宋陵寢制度,又融入佛教信仰與黨項習俗,形成了特殊的信仰與喪葬傳統,并見證了西夏王朝在公元11至13世紀絲綢之路文化與商業交流中的獨特地位。
陳同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西夏陵見證了西夏王朝及其文明的興衰,展示了獨特地理因素造就的西夏王朝文化善于學習、勇于創新的特性。3號陵在考古中出土的迦陵頻伽造型的文物達150多件。迦陵頻伽是佛經中一種妙音鳥,其聲美妙動聽,婉轉如歌,將佛教中的神靈與建筑相結合,也是西夏文明的突出特點。西夏陵見證了多民族融合與多元文化交流的歷史進程,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構建提供了堅實的歷史基礎。
打造基于西夏文化的創新文旅產品
“此次西夏陵申遺成功對于寧夏文旅發展有多重利好。”中國旅游協會秘書長葛磊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來,寧夏旅行形成了兩大重要集聚區,一個是以騰格里沙漠為核心的集聚區,它構建了從沙漠休閑、觀星、探險到度假的旅游項目;另一個集聚區與西夏陵有很強關聯,即賀蘭山旅游體系,因為賀蘭山在西夏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當地也正在構建起西夏文化深度旅游體系。
葛磊認為,西夏陵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文化品牌,在全球范圍有很大的影響力,能夠讓寧夏旅游業態有更強的國際可見度,有助于寧夏旅游在國際上的推廣,打造寧夏旅游文化品牌。申遺成功也進一步強化了西夏王陵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游客的吸引力。此外,西夏文化的植入有助于旅游品牌的提升。西夏陵申遺成功對于促進當地文旅融合、文化產品的創新發展、沉浸式文化旅游業態發展都起到了強大助推作用。葛磊建議:“推動以西夏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跟旅游的深度融合,在供給側產品創新上打造更多基于西夏文化的演藝旅游文創產品等。”
除了賀蘭山旅游創新,西夏陵博物館也在不斷推陳出新。西夏陵博物館館長師培軼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博物館正在通過“文物+場景+數字化”技術展陳展品,將冶鐵術、制瓷工藝轉化為可觸可感的沉浸式體驗。師培軼說:“景區推出的‘考古盲盒’讓孩子們在模擬發掘中觸摸歷史,木活字印刷體驗課讓西夏文字有了溫度。這些創新使原本高冷的學術研究對象,變成了易于觀眾讀懂的文化盛宴。”
“申遺成功不是終點,而是讓西夏文明走向世界的新起點。”曾任銀川西夏陵區管理處副主任的王昌豐說,隨著“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深入,這座見證絲路文明交融的遺址,將成為中華文明對話世界的新窗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