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經濟學是現代人的剛需。一個不具備經濟學思維的人,很難被稱為現代人。
然而少有人知曉的是,20世紀至今的“主流經濟學”,有可能都是錯的。例如最著名的薩繆爾森,在1960~1980年的教科書中,他七次預言蘇聯經濟將超過美國。結果被現實狠狠打臉之后,默默刪除了自己的預言。
在主流經濟學之外,還有一條默默無聞的“非主流經濟學”,卻準確預言世界經濟大勢,也是市場經濟秩序最大捍衛者——他們就是以米塞斯、哈耶克為代表的奧地利學派。
奧派有一套獨有的方法論、價值觀和理念體系。他們所堅守的十大信念,不僅是經濟學智慧,更是改造現代人世界觀的利器。
方法論個人主義
經濟研究必定是從需求、動機、行為這些基本要素出發,而這些要素只能與個人相聯系。所以,奧地利經濟學派秉持方法論個人主義。
價值主觀主義
經濟研究,歸根到底是對人需求的研究。每個人的需求都是隨時間、情景的變化而復雜多變。所以,奧地利學派堅持認為價值是主觀的,反對將個人效用進行比較、加總的宏觀經濟學。因為宏觀經濟學中個人只是集體的一部分,只會根據已有的規則做出決策。
市場是個交易過程
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易,構成了市場,從而形成了價格。因此,奧派把市場作為研究的核心,而今天的主流經濟學已經擴展到很多其他領域,奧地利學派認為那已不是經濟學研究范疇。
“時間”很重要
無論是生產還是消費,都需要時間,都會影響到市場中的每個人的心態和決策。所以,奧地利學派主張以長期的眼光看待經濟,反對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理論,因為他們抽離了時間,以靜態、切片的眼光來看待市場。
-5-
不確定性和試錯
時間最大特征是變化,所以引發了不確定性。不同的人,或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也會做出不同決策。個人在未來也會嘗試修正過去的錯誤決策,而有一些選擇可以很快被修正,另一些則可能永遠無法被修正。所以,奧派特別看重不確定性和試錯。
-6-
社會的自組織性
奧地利學派認為,絕大多數制度都是在個人互動、組織和演化中最終形成的。所以,憑空想設計的烏托邦有害無益。例如私有產權這種制度安排,是順應人類自私的天性產生的,隨意破壞必然帶來災難。
-7-
邊際效用理論
個人在決策時,是在邊際效用上考慮的。比如第一個饅頭肯定比最后一個饅頭值錢,鉆石比水貴,是因為水容易獲得,鉆石不容易獲得。奧派只支持邊際效用分析,反對新古典經濟學中“效用最大化”理論。
-8-
人是有目的的行動者
人是理性的動物,做事情是有目的的。所以奧派認為,任何現象都可以找到根源。而新古典經濟學的 “均衡”概念,就是一種歪曲人類本能需求的理論。似乎人類行為的根源,就是為了追求均衡,經濟達到了 “均衡”后就會穩定不變。這是奧派不能接受的。
-9-
公權力不可靠
公權力雖然是個集體,但也是由一個個人組成的。然而是人就會有自己的私欲,就會扭曲集體的目標。所以,從來沒有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掌權者,唯一可靠的是保障私有產權和公平競爭的法律規則。
-10-
自由市場經濟更好
自由市場鼓勵競爭,形成價格,鼓勵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愿望追求自己的目標。因此在奧派看來,市場是最符合人性的秩序、原則,也會帶來最不壞的結果。
奧地利學派博大精深,其洞見遠不止以上十個。然而迄今為止,很多人仍然將奧派的主張視為“不切實際的空想”,更遺憾的是,絕大多數反對奧派的學者,都沒有讀懂奧派。此外,由于政治、文化、語言等因素的隔閡,大眾甚至根本不知道,真正符合自己利益的是哪一種經濟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