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理想i8要重新定義SUV市場了。
從第一款ONE開始,理想就沒打算混戰性價比,而是精準卡位家庭場景,直接把“家用SUV”重新定義了個遍。L系列每一代都在精準進化,不追風口、不追熱點,全部圍繞這個定位進行優化。
i8的車頭極低、前擋斜率極大、前懸極短、車高極低,和傳統意義上的SUV相差甚遠,而更像燃油時代奧德賽的變種。
從SEV到理想ONE開啟的增程動力,從MEGA到i8,理想汽車已經做這種不確定性非常高的產品創新十余年。
這是一個車企在技術進階到了純電動階段,結合用戶對三排座 SUV 的綜合需求,打造出來的純電動SUV。
理想L的成功已經證明,空間依然是大多數家庭用戶最在意最重視的問題。從網上已知流出的信息,i8這臺車可能是理想把乘坐空間、底盤素質、超快充、智能化、做得最好,最平衡的一臺車。
看了一圈媒體體驗過的分享:
在長寬高軸距都比理想L9小的情況下,獲得了差不多甚至更好一些的乘坐空間和后備廂空間,當然是以犧牲前備箱換來的。
內飾細節有調整,IP臺有了氛圍燈,門板做了分層處理,座椅側翼有更好的支撐和細節,雙小桌板,二排右側零重量展開不需要橫向移動座椅。這部分都是22款 L9車主換車的吸引力。
駕駛上面的升級目前理想很多廠家人員給出來的預期都是比肩寶馬i7,而寶馬i7這臺車在理想內部的評價很高,去年NVH體驗日對比的就是i7,而且從當時工程師的溝通來看,他們是把i7當作標桿來做了。
在SUV市場里,講MEGA的敘事
MEGA的底盤素質有口皆碑,這個素質說的不是“操控”,而是底盤對不同路面的處理,更得體、更舒適、擁有頂級的NVH。作為純電平臺的第二款車,尺寸比MEGA小一號,我相信i8在保持MEGA的舒適和靜謐性之外,它的駕控也會得到升級。
現在的挑戰是:空間、底盤、5C、智能化,都是需要體驗才能感受出差別的產品點,它的下單邏輯,要比過去的增程產品線更長。
外觀設計的大膽與挑戰,三排六座相對較小的車身尺寸下極限壓榨成員空間,以及在原本就非常好用的內飾基礎上必須有所改變。
它應該有熟悉的影子,又會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我從不擔心理想對家庭的詮釋。
高級感、極簡風、頭燈的未來與科技感、空間、和一貫的舒適可能會擊中一些人對純電家庭車的需求點上,這個級別的純電車最難做的造型優化、能耗與續航、補能基建與速度、電池耐久性,起碼在理想當前的理論數據中已經消除很大一部分人的焦慮了。
一個有意思的點逐步形成:理想的i8宣傳上開始偏向駕駛感受,蔚來樂道的L90開始宣傳家用、性價比。雙方雖然方向和處境不同,但是邏輯一樣,都是要擴圈和求生存和發展,理想的基本盤今年被侵蝕嚴重,下半年和明年還有更多新的挑戰者,増程基本盤是不可能完全守住的;蔚來更不用說了,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所以他們都需要在消費者心里建立新形象,理想可以有操控好開,蔚來可以舒適性價比家用。
最后,理想在戰略節奏和系統思維上越來越像蘋果了,在定義產品、構建生態、打造護城河這三點上,真的有驚人的相似性。
理想也一直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進行產品研發與市場推廣,我們拭目以待理想i8發布會最終呈現的效果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