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來源于佛經記載與傳統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邪淫之業,乃諸罪之首,非但折損陽壽,更有難以想象的惡報。
大唐年間,百丈懷海禪師曾為一位深陷邪淫困境的年輕人指出一條救命之道。
此法不但能化解當下之厄,更能消除未來之災。
懷海禪師說,人一旦染上此習,若不及時醒悟,必有三重大難臨身。
那么,這三重大難究竟是什么?
又該如何化解這看似無解的困局?
那青年名叫李修遠,本是洪州城中一個殷實人家的孩子。自幼聰慧過人,十五歲便中了秀才,人人都說他日后必成大器。
可惜天有不測風云,他十八歲那年遇到了一個名叫小翠的歌姬,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禪師,我原本是想去長安趕考的,可自從遇到小翠之后,整個人就像著了魔一樣。我知道這樣不對,可每次看到她,心里就控制不住。"李修遠說著,眼中泛起淚光。
懷海禪師聽后,目光如炬地看著他:"你可知這般沉溺欲海,將會有何果報?"
李修遠搖搖頭:"弟子愚昧,還請禪師開示。"
懷海禪師沉吟片刻,緩緩說道:且聽我講一個故事。南陽慧忠國師在世時,有一個叫張全的商人,也是深陷邪淫之苦。
他家境殷實,本該安居樂業,卻整日流連煙花之地。
起初,張全也只是偶爾去青樓聽曲,后來漸漸沉迷,無法自拔。
他有一位結發妻子,賢良淑德,可他始終無心顧家,整日沉醉在煙花巷里。妻子哭勸無數次,他都置若罔聞。
"一日,慧忠國師路過他家門前,見到他正要出門。國師叫住他說:'張施主,你可知你現在的處境?'"
"張全不解,問:'國師何出此言?'"
"國師說:'我觀你面相,陽氣外泄,精氣耗損,不出三年,必有大禍。你可知邪淫之業,乃是折損陽壽的根本?不僅損己,還會傷及無辜。'"
李修遠聽到這里,不由得渾身一震:"后來呢?"
懷海禪師繼續道:張全聽了國師的話,心中驚懼,但未能徹底醒悟。他以為國師只是危言聳聽,仍舊我行我素。
一年后,他染上重病,臥床不起。兩年后,家產散盡。第三年,命在旦夕之際,他終于明白了國師的話。
"那時候,他的妻子已經帶著孩子離開了。他躺在破敗的屋子里,身邊只剩下一個老仆。他回想起這些年的荒唐事,追悔莫及。"
"張全拖著病體找到國師,跪地痛哭:'弟子愚癡,未聽國師教誨,如今后悔莫及。我不求長壽,只求能有機會改過自新。還請國師慈悲,指點迷津。'"
李修遠聽到這里,不禁問道:"國師可有救他?"
懷海禪師點點頭:"國師給了他一個方法,說:'你若能依此修持,或可轉危為安。'"
"那方法究竟是什么?"李修遠急切地問。
懷海禪師看著他說:你且聽我細說。當年國師對張全說:'萬法唯心造,一念既起,便有因果。
你現在的處境,正是過去的因結出的果。要想改變命運,須得從根本處著手。'
李修遠聽得入神,追問道:"從根本處著手,是何意思?"
懷海禪師道:"根本處,便是你的心。國師教導張全一個方法,說是能讓他重拾光明。這個方法,不是外在的規勸,也不是簡單的壓制,而是從心性上著手。"
正當懷海禪師要繼續講下去時,忽見院外走來一位老者,面帶微笑,手持經卷。
那老者須發皆白,面容慈祥,走路雖緩,卻步伐穩健。懷海禪師見狀,對李修遠說:
"這位老者,便是當年親歷其事的見證。他是張全的故交,親眼見證了張全的轉變。"
老者走近后,神情凝重地說:年輕人,你現在的處境,恰如當年的張全。他那時已經顯現出第一重報應——筋骨消損,面帶死相。
若不及時醒悟,第二重、第三重大難即將臨身,那等果報,比你現在經歷的還要可怕百倍。
不過,我倒是知道一個方法,當年就是用這個方法救了張全。只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