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事關美國和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一事,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畢竟,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宣布美越達成新的貿易協議。
第一,美國將對越南進口商品,征收20%的關稅。
第二,經越南轉口,再向美國出口的商品,美國將征收40%的關稅。
第三,越南對美國零關稅。
此言一出,外界對越南的好感迅速降低,甚至認為越南怎么能跪得如此徹底。
很快局勢就出現了反轉。
越南似乎為了自證清白,發表一篇名為《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通電話》。
報道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值得關注。
一是兩國就貿易協定框架的聯合聲明,達成了一致的意見。
聯合聲明的達成,標志著雙方在貿易合作的大方向上邁出重要的一步,為后續更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越南承諾為包括大排量汽車等美國商品,給予優惠市場準入權。
可以看得出來,越南只是說優惠市場準入,這與特朗普口中所謂零關稅,可是有很大的區別。
代表著越南給予美國商品的市場準入程度,可不是毫無門檻。
作為交換,美國需要下調對越南多種商品的對等關稅。
【特朗普宣布,美越達成一致】
越南還要求美國盡快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取消高科技出口限制措施。
邀請特朗普與其夫人出訪越南。
看到這,基本上就可以確定,特朗普口中的美越協議,與越南口中的美越協議可是有著天差地別。
甚至可以說,不排除特朗普夸大美越協議的可能性。
特別是特朗普公布的關稅協議沒有明確的數字,越南方面在具體問題上的表達卻含糊不清,沒有公布準確的關稅數字,只是聲稱給予美國商品優惠市場準入權,以此換取美國下調對等關稅。
越南與美國達成貿易框架協議,還是希望美國能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取消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措施。
雖然說越南在這場交易中,并不占據主動權,但是并不意味著越南對美國下跪。
按照越南的說法,言外之意就是說越南吃的虧并不大。
這個時候,我們就能看得出來,美越雙方完全是各執一詞,隨后美媒就給我們揭開了事情的真相。
按照美媒爆料的內容,特朗普的做法屬于在美越框架貿易協議上作假。
目的就是打越南一個措手不及。
原本雙方私下談判的關稅稅率是11%,與此前的46%相比,屬于大幅下降。
美國商品全面零關稅進入越南,也是錯誤的,越南只是給予大排量汽車等重點商品零關稅的待遇。
至于所謂40%的轉口商品關稅,美越并沒有談妥。
也就是說,很多細節其實還在磋商之中。
這樣一來,越南很有可能會在美國的逼迫之下,轉身徹底投靠中國。
因為從特朗普第二次上臺之后,挑起關稅戰,真正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一只手都數得過來。
目前唯一能確定的,只有英國。
其余的美盟友或者美國合作伙伴,要么選擇抵抗到底,要么就是不會輕易妥協。
在這種壓力之下,特朗普需要通過作假給外界營造一種“美國勝利”的假象。
目的自然是逼其他國家就范。
可是在美國高壓之下,蘇林很難辦,如果對美國妥協,很有可能會被扣上一頂“賣國賊”的帽子。
【越南表示,對美并非零關稅】
更別提,越南如今還在搞所謂“降本增效”,將58個省份和5個直轄市,縮減至34個。
代表著越南那些“鐵飯碗”工作的人員數量會減少,內部的反對意見會越來越大。
如果蘇林在這個時候,同意了特朗普提出的條件,相當于給政敵送把柄。
如果不答應,特朗普必然會選擇報復,以美越之間的體量,越南未必是美國的對手。
這個時候,蘇林所面臨的局面就十分棘手,相當于被特朗普給擺了一道。
看到這,想必大家對美越框架貿易協議,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人開始擔憂,越南在后續談判中,究竟是選擇犧牲中國利益,作為籌碼換取美方關稅讓步,還是全面投靠中國?
君明先給大家說一個結論,那就是不需要擔心,越南背刺中國的可能性極低。
第一,越南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之深,已經滲透到其核心產業的血脈之中。
越南在國際貿易中,難以做出損害中越經濟聯系的選擇。
就拿紡織品來說,去年,越南紡織品出口額為440億美元。
要知道,紡織品是越南第二大出口商品,僅次于電子類。
而越南的紡織品產業一直存在結構性瓶頸,屬于典型的對外依賴性極強的存在。
下游市場的渠道與品牌營銷,牢牢掌握在西方企業手中。
上游原材料供應與核心生產設備則高度依賴外部輸入,中國是其上游產業鏈的關鍵支撐者。
按照越南防止服裝協會的數據顯示,在2022年,越南紡織業中有55%至60%的原料供應,來自于中國。
而且除了中國之外,越南找不到第二家供貨源頭。
這些紡織原料,要么是中國獨有的產能優勢產品,要么就是只有中國才能滿足其大規模需求且價格具備競爭力的品類。
比如說在疫情期間,由于我國部分地區供應鏈中斷,越南紡織業直接陷入了原料匱乏的困境,多家工廠因缺料被迫停產。
這一事件也讓外界看到了越南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程度,究竟有多么高。
再加上越南紡織業處于產業鏈中游,主要承擔組裝加工環節,工廠的利潤空間本身就比較有限。
發展初期也是需要長期的巨額補貼才能度過培育期。
我國當初在重工業發展的過程中,也經歷了這樣的階段。
可是以越南的經濟體量和財政能力來看,連規劃中的南北高鐵項目都因為資金問題開展比較緩慢,如果想要大規模補貼重工業,以實現產業鏈自主,當然是不切實際的。
第二,越南的產業結構,與美國內部的大量利益集團有密切聯系,特朗普不太可能下狠手。
同樣拿紡織業來說。
按照耐克公司2024財年報告,越南連續第二年成為耐克最大的鞋類和服裝制造商,越南可是生產了耐克全球約50%的鞋類和28%的服裝。
也就是說,如今的越南已經是耐克最大的生產基地。
代表著特朗普對越南加征高額關稅,或采取其他限制性措施之后,耐克的生產成本將會大幅提升,全球供應鏈也會受到沖擊,進而會損害美國企業的核心利益。
早在今年四月,特朗普與耐克、lululemon等企業的CEO進行會面,同意給予其關稅豁免權。
而且和越南存在利益關聯的美國企業,并非只有耐克,還有在越南投資建廠的制造業企業。
這樣一來,特朗普想要說服本土企業,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更別提,越南的產業結構與美國盟友還存在密切聯系。
就拿電子產業來說,三星在越南的投資額,是越南外企最大的存在,直接雇傭了14萬人左右,間接雇傭超過了30萬。
有數據顯示,越南生產了三星50%的手機,是三星最大的生產基地。
三星的出口額,占據越南總出口額的25%。
【美國不會放過越南,三星壓力倍增】
如果特朗普對越南下狠手,三星就要被狠狠“捅一刀”,別說韓國會作何感想,三星能同意嗎?
當然不能。
而且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發,特朗普也不可能對越南下狠手。
畢竟,美國一直將推動制造業產業鏈從中國遷出,為主要的戰略部署。
為此可是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激勵措施。
正是基于這一點,很多美企以及很多跨國公司開始積極響應,這將會耗費大量精力,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了越南。
如果特朗普在這個時候,突然提出要對越南征收高額關稅,相當于是自相矛盾的政策反轉。
企業前腳剛剛響應美國政府號召搬到越南,后腳就被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捅一刀”。
這樣的變故沒有企業可以承受。
畢竟,企業場地遷移的成本不是一般大,技術工人的跨國培訓需要數月時間,僅僅是培訓教材本土化改編,以及講師出差的費用,就不是一筆小數目。
同時,這還是全新生產線的設備采購,從定制到安全調試,往往是需要數千萬美元投入的。
更別提還有工廠土地租賃、基礎設施改造、當地合規性認證等雜項開支,這都是一筆天價投入。
試想一下,如果這些成本剛支出不久,企業還沒有見到“回頭錢”,這時候特朗普砸下關稅大棒,這些企業豈不是血本無歸?
這對于企業以及資本家都是不小的打擊。
再加上這種不確定的政策,將會摧毀企業對美國的信任。
日后如果還想推動產業轉移,估計沒有企業會輕易響應,誰能確保中途不會有人變卦?
最終就會影響美國的產業布局和競爭力。
第三,特朗普提出的條件會嚴重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
此人要求美國商品將以零關稅的方式進入越南市場,這一要求看似屬于美越雙邊貿易協議,實則隱藏美國對中國市場沖擊的風險。
只不過我國和東盟早已達成自貿協議,根據《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諸多商品領域,實現了低關稅甚至零關稅的待遇,貨物跨境流通的便利性也比較好。
如果美國大量商品以零關稅的方式進入越南,這些商品可以通過轉口貿易的方式,借助我國和東盟的自貿區優惠政策流入中國市場。
比如說美國的汽車零部件、電子設備等產品,一旦在越南完成簡單加工或包裝,就能以“東盟制造”的名義規避中國對美關稅。
我們自然不可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
越南作為東盟成員國,如果貿然同意特朗普的零關稅要求,必然面臨中國的一系列反制措施。
以越南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中國想要卡一下越南的脖子,其實并不難,但是越南難以承受。
【越南紡織工廠,原料要從中國進口】
綜上所述,越南似乎沒有倒向美國的可能性,即便達成協議,越南也只是吃點虧而已。
只不過越南不可能全面向美國下跪,更不會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換取美方讓步。
此前越南總理主持“國家鐵路重點項目和工程指導委員會”的視頻會議,這已經是近三個月以來,范明政第三次主持這個會議。
會議的重點就是老街—河內—海防鐵路項目。
該鐵路全長為187公里,投資額約為70億美元,越南國會已經同意撥款。
預計在今年年底就會開通。
這條鐵路建成之后,就會連接中國,實現越南北部與中國鐵路網的互聯互通。
此前我們已經多次說過,兩國之間的鐵路對接之后,不僅會帶來經濟方面的深入合作,同時也會在政治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這也是為何俄羅斯不愿意讓中國鐵路進入中亞的原因所在。
而越南的選擇,就是要進一步擴大與中國的合作與交往,先讓北部鐵路網和中國進行對接。
如果有好處,再將南部鐵路網也拉進來,相當于半只腳踏進了中國的經濟圈。
如果越南高層鐵了心要倒向美國,就不會選擇修建這條鐵路。
而越南很清楚,自己的地理位置,注定無法徹底倒向遠在萬里之外的美國。
尤其是美國如今表現出來的孤立主義,以及霸權黯然失色之后,越南如果貿然押注美國,無異于建造空中樓閣。
更別提亞洲的產業鏈網絡、文化紐帶和地緣安全格局,已經將越南與周邊國家緊密相連。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作為越南最大的貿易伙伴,以及產業鏈的“泰山石”。
必定是越南繞都繞不開的近鄰。
這些能看得見、摸的著的利益,遠比美國提供的短期優惠更加具備韌性。
如果說墨西哥屬于距離天堂很遠,距離美國很近。
那么對于越南而言,距離美國太遠,距離中國很近。
也是基于這一點,越南一直選擇所謂“竹子外交”,沒有與任何一個大國進行綁定,也拒絕在博弈中迷失自我。
【越南不會背刺中國,還想左右逢源】
而是希望在左右逢源之中,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結果這一切伴隨著美國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對越南揮舞關稅大棒,讓越南有點不知所措,無法繼續奉行所謂“竹子外交”。
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越南的最佳選擇就是拖。
既不同意,也不會拒絕,私底下還會和美國繼續談,繼續觀望。
越南篤定特朗普不會給越南上強度,因為特朗普也擔心如果越南倒向中國之后,此前所有努力全部白費。
而特朗普緊接著對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與巴西等國家,加征了20%至50%的關稅,生效日期卻是8月1日。
也就是說,只要時間沒有來到8月1日,越南就可以繼續拖著。
畢竟,美國想要在印太戰略上圍堵中國,越南在產業和地緣政治上,對于美國就有大用處。
特別是在產業鏈方面,越南就是美國限制中國產業外遷的戰略支點。
如果越南拒絕配合,而是轉身投靠中國,那美國所有部署就是滿盤皆輸。
為此,特朗普不會在這個時候與越南翻臉。
這也代表著,越南目前的選擇就是繼續拖下去,短期之內也不會投靠中國。
對此,我國自然很淡定,沒表態就是最好的表態。
越南可以不選擇中國,但是也不能選擇美國,否則就中越這個距離,以及中越的體量,數十年前,我們可以教其做人,如今依舊可以。
越南在做出選擇前,一定要考慮清楚了,這不是威脅而是無聲的震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