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全球金融的風向,有點不對勁。美元這位“老大哥”還沒退場,人民幣已經悄悄站上了第二的位置,超過了歐元。
誰給它的底氣?是結算系統穩,是金融產品硬,是全世界都想有條“繞過美元”的路。美國專家話說得直:美元霸權的終結,比預想快。
看著人民幣一步步從“貿易小票”干到“國際主力”,這可不是“曇花一現”,這是走正道走出來的實力。世界的錢袋子,不想再只交給美國鑰匙了。
一腳油門干掉歐元,誰能想到?
2025年6月,陸家嘴論壇開幕第一天,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主旨演講中擲地有聲地宣布: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
這個位置,此前長期由歐元把守。如今,人民幣毫不客氣地坐了上去。
從2009年起步,到2025年超過歐元,整整16年。
起初,人民幣的對外使用只圍著“貨出去,錢回來”這點事轉。也就是說,2009年~2015年之間,人民幣國際化的主場景就是跨境貿易結算。
這六年里,人民幣跨境使用總量已經超過10萬億元,其中超過70%來自貨物貿易結算。
時間來到2016年以后,游戲規則悄悄變了。
這一年,人民幣正式加入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SDR)。全球持幣人突然發現,人民幣這張“票子”,不僅能買東西,還能投資、還能避險。
尤其是中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長期維持在3.3%左右,遠高于美國的0.91%,德國甚至是負利率。這不是貨幣,這是理財產品。
各國央行、主權基金、跨國銀行開始調倉,把美元、歐元里的“水分”倒出去,把人民幣資產一點點換進來。
匯率穩定,利率有吸引力,還能分散美元系統風險,人民幣的“含金量”擺在那兒。
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就此走向第二階段:從支付工具,走向投資工具。
交易量上去了,交易深度穩住了,跨境清算跑順了,人民幣從“亞洲區域貨幣”一步步邁向“全球化資產”。
到了2023年Q3,人民幣在全球支付體系(SWIFT)中的使用率達到3.71%,歷史首次超越歐元的3.12%,正式登上全球第二。
這背后,是外貿企業的選擇,是境外資本的認賬,更是人民幣在危機年代的穩定表現。
等到2025年,人民幣跨境使用總量、清算效率、接受廣度全面反超歐元,這不是“偶然數據”,這是趨勢完成的一次“彎道超車”。
美元的霸權靠的是“唯一”,歐元的競爭靠的是“聯盟”。可人民幣的崛起,是靠“實用”。
現在,它從“亞洲結算貨幣”一躍成為“全球融資主力”,美國金融界坐不住了。因為大家都明白,一個用的人多、持的人穩、流得快的貨幣,早晚會挑戰美元的核心權威。
那美元自己還撐得住嗎?
老大不穩,新秀就上臺
美元看起來仍是“金融世界的皇帝”,但皇帝的新衣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就穿破了底。
疫情三年、美聯儲四輪寬松、一次次債務上限談判,美國人把自己那張“百年支票”印得快成白條了。
美國資管巨頭2025年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承認:全球主要國家對“美元體系的信任”正在動搖。
為什么?因為美元霸權的根,不在華爾街,而在美元清算系統。
今天,誰要做跨境貿易,繞不過SWIFT;誰要清算美元資產,離不開CHIPS系統??蓡栴}是,這些網絡都在美國財政部眼皮子底下運行。想斷你賬戶,分分鐘。
近十年來,美國動用美元清算系統制裁了超過8000家機構和個人,分布在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一旦被踢出系統,不是“罰錢”那么簡單,是凍結資產、斷絕交易、經濟鎖喉。
各國看得心驚。于是,全球開始默默布局第二通道。2021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加快建設CIPS系統(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目前已經連接全球103個國家的1200多家銀行,運行效率與SWIFT相當,甚至某些區域清算效率更高。
這意味著,世界已經有了“去美元結算”的真正工具。
更關鍵的是,美國現在越來越難讓盟友“站隊”。連德國央行在2023年都公開表態:“全球清算體系應多元化,不應由一國控制?!边@是在“上禮堂罵主持”。
人民幣提供的是“清算替代”,不是“政治對抗”。不管你是哪國買賣、哪個幣種,CIPS都給你一個通暢、穩定、廉價的交易系統,不問國籍,不管顏色。
美國怕什么?怕得就是這個。
一旦各國資金可以不通過美元清算,美元就不再是“唯一通道”。美國的制裁手段、鑄幣稅收益、美元出口紅利,都會一層層縮水。
所以才有了那句重話:“美元霸權的終結,可能比預想更快?!?/strong>
誰說的?不是中國,是美資銀行的戰略主管。他們看得更明白:皇帝的腳下,已經不是實心地基,是一層層被人民幣啃掉的空洞土壤。
你不讓我當老大,那我就自己當宇宙中心
美元的高地還在,人民幣的山腳也不低。那中國怎么想?
答案說來簡單: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看著辦。
這幾年,人民幣國際化的邏輯變了。
以前,大家以為國際化就是“爭老大”,讓人民幣成為全球最常用的貨幣?,F在才明白,這不是目的,是結果。
中國真正的目的是打造一個“不依賴美元、不被卡脖子”的全球金融體系。
2023年,中國明確提出:以“本幣優先、本幣驅動”為原則,推動人民幣使用場景擴展。什么意思?你和我做生意,用人民幣就行,不用借美元繞道了。
這一政策效果立竿見影。到2025年,中俄貿易中超過85%的結算用人民幣完成。與東盟國家之間的人民幣結算比例也突破50%。
這還不算完,央行還在加速“本幣金融產品”的推廣:人民幣計價債券、人民幣資產ETF、跨境理財通,這些產品一上市,境外投資者買得比國內還熱。
大家用腳投票,說明市場信人民幣。
而且,人民幣國際化堅持一點:開放要有節奏,金融要有主權,通道要掌握在自己手上。
潘功勝在陸家嘴論壇上講得明白:“中國不會搞資本賬戶的完全自由流動。”這不是不開放,而是有控制、有選擇地放水,絕不允許國際熱錢“拉鋸進出”,搞亂市場。
美國搞的是“霸權美元”,中國做的是“穩定貨幣”。人民幣從不搞掠奪式輸出,也不靠打壓別人提升自己。它靠的是交易效率、市場信用和金融穩健。
所以你看,美國急,中國穩。美國動輒印錢,中國守住利率。美國怕別人“另起爐灶”,中國早就自建了廚房、拉好了電網、請來了朋友。
人民幣沒走美元的老路,它開了一條自己的新路。
美專家說得沒錯:“美元霸權的終結,可能比預想更快?!?/p>
只是沒說全。它終結的,不是人民幣干掉了美元,而是世界不再只信美元。
參考資料:
受關稅戰影響 國際投資人開始重估美國市場.新華網.2025-06-07.
央行行長潘功勝: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新浪財經.2025-06-18.
關于全球金融治理的若干思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的主題演講.中國人民銀行.2025-06-18.
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歷程與路徑探析.人民論壇.2024-01-26.
美元霸權基礎的動搖與美國應對戰略探析.大國關系研究.
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進程與新機遇.第一財經.2021-04-01.
多國通過“去美元化”反制“美元霸權”.中國青年報.2024-09-13.
獨家對話美資資管巨頭:美元霸權走向何方?.第一財經.2025-04-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