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過了好些日子,地里的麻煩事卻沒斷過。不少農戶瞅著節氣到了就搶種,萵筍菠菜撒下去,苗沒出齊葉子先黃了。30度的土就像蒸籠,萵筍種子撒進去直接燜成漿糊,僥幸發芽的也抽薹,桿子細得像筷子。
菠菜更慘,大太陽一曬,葉子蔫巴巴的,跟脫水菜干沒啥兩樣。
老農說降溫多澆水,可根泡在水里爛得更快,這法子明顯不管用。夏至后種冬瓜的也栽了跟頭,雌花沒開幾朵,果子就曬出褐斑,雨水一泡爛藤了。
還有那連作的毛病,黃瓜收完種西葫蘆,枯萎病直接讓苗蔫了,李嬸去年就吃了大虧。
黃瓜地里的根結線蟲可不管你種啥,番茄辣椒種下,根上全是瘤子,苗死得比野草還快。
王大爺黃瓜地補豆角,豆莢小得可憐,病菌還順著根往上爬,苗期就蔫了。有些農戶偏愛種高產作物,佛手瓜一棵結幾百個,結果曬干硬得崩牙,喂豬都沒人要。秋葵黏液多,涼拌像嗦鼻涕,苦瓜曬干泡發還是苦,送鄰居都被退回來。
菜販子看見佛手瓜直接調頭走,種這些簡直是白費功夫。種地不能光看節氣,萵筍菠菜得等立秋后種,那時候溫度合適,苗才長得壯。黃瓜地歇茬別著急種同科作物,改種生菜油麥菜,能躲開病害。
佛手瓜秋葵別貪多,栽個兩三棵夠吃就行,種多了砸手里。
老一輩看云識天氣的經驗是寶,但也得結合手機里的天氣預報,雙管齊下才穩當。農業農村部數據說,提前3天做防災措施,受災損失能減少六成以上,這法子靠譜。現在各地農技站都在搞地頭培訓,排水渠咋挖、地膜咋蓋,現場教得明明白白。
未來幾天可能有變化,大家得盯緊天氣,該整地整地,該搭架搭架。不同地方不一樣,山區注意排水,平原防干旱,湖區留意水位,別一刀切。
土辦法加科學管理,種地才能少走彎路,別再悶頭蠻干了。
菜園子不是雜貨鋪,挑時節看茬口比啥都強,不然累壞了還沒收成。趕緊行動起來,該準備種子的準備種子,該請教農技員的別拖延。種地是個細活,跟著天時走,多學多問,才能有個好收成。
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歡迎在評論區說說您的種地經驗。
關注我們,后續還有更多實用的農事指南,幫您避開種地坑。記住了,種地別心急,躲開天坑,順應天時,收成才能穩當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