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軍地干部跨界任職的現象一直存在,尤其是在恢復軍銜制以后,部分尉官、校官、乃至將官根據組織安排和個人意愿提前退出現役,轉到地方任職,這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比如黑龍江籍的廣東惠州軍分區司令員曲維震空軍大校,在50歲時退役就地轉業到惠州市當副市長;還有沈陽軍區39集團軍軍長閆豐陸軍少將,提前五年退役轉任遼寧省副省長……
總之,那些退役到地方擔任重要領導職務的中高級軍官基本都是以正師級大校或正軍級少將的身份轉業的,而以副職將官或校官轉業的相對較少,張文康將軍就是少數之一。
張文康少將是在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副軍級副部長的任上,由軍轉政,當上國家衛生部副部長的。
1940年4月出生于上海的張文康,22歲從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它的前身可是我國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醫學院——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張文康從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后沒多久就參軍入伍了,只是他并沒有在作戰部隊,而是來到同在上海的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海軍軍醫大學,在剛創辦的海軍醫學系執教。當時我軍的各個軍種急需像張文康這樣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所以張文康作為知名醫校畢業的高材生,一進入第二軍醫大學就被委以教書育人的重任。
前腳還是在醫學高校學習的學生,參軍后卻搖身一變成為在軍醫大學教書的老師,張文康角色的快速轉變,足以證明他在醫學領域還是有很深的造詣的。
就這樣,張文康在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的潛水生理教研室先后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執教長達20多年時間。
在這一時期,張文康不僅成長為第二軍醫大學一名資深的醫學專家,其在軍中職級也得到快速提升,于1983年12月正式晉升為副軍級的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兼訓練部部長,先后給王冠良、盧乃禾兩位校長當副手,當時和我國著名的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在一起共事,兩人都是副校長。
從張文康的服役經歷來看,短短21年就能邁進軍級行列,還是相當快的。
鑒于彼時還沒實行軍銜制,到了1988年恢復軍銜制時,張文康就以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的身份被授予了少將銜。
張文康將軍當了7年副校長,還沒來得及轉正成為正校長,突然在1990年7月調到了北京,來到總后勤部,平調轉任總后二級部的衛生部副部長,又任職了3年。
按理說,張文康在副軍級崗位上奮斗了10年之久,應該可以晉升為正軍級的,可張文康既沒有轉正成為總后衛生部部長,也沒有調任其他正軍級崗位,這意味著張文康軍中職級可能無法再繼續高升了。
可彼時張文康僅有53歲,距離副軍級少將的最高服役年限還差5年時間。
怎么辦呢?
只能轉業到地方任職。
張文康的專業就是醫衛,學生時代是學醫的,青年時代又是教醫的,壯年時代是管醫的,又在軍中衛生部門擔任領導職務多年,醫衛領導經驗豐富,若是轉業到政府部門任職,結合張文康的服役經歷,最合適的只能是國家衛生部。
就這樣,張文康于1993年2月從總后衛生部副部長的崗位,提前五年退役,由軍轉政,擔任國家衛生部副部長,當了5年的副部長后,終于轉正成為衛生部部長,又任職了5年才去職,剛好處于副戰區級中將的最高服役年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