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二局承建的上海市教委和楊浦區重點工程——上海理工大學軍工路校區改擴建項目全面封頂。中建二局通過智能化、低碳化技術攻堅“校內施工”難題,助力這所百年學府向“雙一流”目標邁進。中建二局團隊以創新實踐打造教育建筑升級樣板。
創新技術破局“螺螄殼里做道場”
項目位于校園核心區,基坑距在用建筑不足5米,可用施工面積僅占19.5%,且需保障正常教學秩序。中建二局首創“分區管理、平行推進”模式,完成8次道路轉換、4次洗車池遷移等動態調整,在方寸間騰挪出安全通道。面對地下管網與百年樹木根系盤結的難題,團隊采用PC120小型挖掘機精準開挖,每20米橫向開槽探查,輔以人工精細化清障,繪制出完整管線地圖。
智能裝備構建“AI護體”安全網
項目引入中建二局自主研發的智能施工電梯,取消傳統駕駛艙,集成“五位一體”系統:
· 人臉識別:操作員刷臉啟動設備,杜絕非專業人員操作風險;
· 實時載重:超載自動鎖止,毫米級制動防墜控制;
· 云端互聯:運行數據實時回傳,故障預判精度提升60%。
同時,所有新建單體植入粘滯阻尼墻,通過液體摩擦轉化地震、大風能量,打造“隱形減震器”。
綠色工法守護校園生態
為降低噪音污染,中建二局以三大技術重塑施工流程:
1.靜音支護:采用SMW工法樁替代鉆孔灌注樁,減少高強噪聲,工期縮短30天;
2.裝配式建造:預制柱、剪力墻等構件占比達40%,規避混凝土振搗噪音;
3.低碳運維:外墻應用FTC自調溫相變儲能材料,屋面搭載太陽能供冷供熱系統,能耗降低35%。
人文關懷凝聚共建共識
在300余天施工中,中建二局開展12次師生座談會及工地開放日,動態優化方案。為完成水泵房改造,團隊利用周末夜間(22:00-次日5:00)通宵施工7個月,確保師生日間用水無憂。新建的6萬平米空間將提供現代化教研設施及宿舍,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注入新動能。
中建二局以“超越至上 唯實惟先”的企業文化深耕教育工程,中建二局的智慧工地經驗正成為行業升級范本,中建二局將持續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