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杯第二輪,中國女足4-2拿下中國臺北,比賽結束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其實不是“贏了,而是“怎么丟了倆球,這場勝利說實話有點五味雜陳,按理說,面對歷史上從沒輸過的中國臺北,還能刷出場均三球以上的全勝戰績,應該是場大禮包才對,這回倒好,丟球紀錄直接被終結,而且是丟了兩個,幾乎把自己逼進絕路,這種劇情,放在女足身上,多少有點“何苦為難自己的味道
當然,勝利還是勝利,中國女足在積分榜上暫時升至第一,爭冠希望依舊握在自己手里,只不過含金量和信心都打了點折扣,說白了,贏得不痛快,丟球丟得尷尬,數據面前誰都別自欺欺人,21場正式成年隊交手全勝、64比0的歷史紀錄,這次被中國臺北硬生生破了防,場面上也確實出現了幾次險象環生,尤其下半場短時間內被連追兩球,球迷都快把遙控器摔了,能贏下來一方面靠球員硬實力,另一方面多少也有點運氣成分,畢竟補時階段才真正鎖定勝局
問題來了,為什么會踢成這樣,其實要說中國臺北整體實力不如中國女足,沒人會反對,這支隊伍參加東亞杯次數不算少,但四強賽階段幾乎場場是背景板,之前10場四強賽全敗,面對日本女足連射正都沒有,這種數據擺在這,換誰都覺得中國女足穩贏,可現實就是這么魔幻,中國女足首輪打韓國,兩度領先被絕平,這一場又把大好局面搞得險象環生,說到底,攻防兩端都有隱憂,領先時的專注度明顯不足,后防線的臨場應變也需要加強,尤其是新老交替的陣容磨合期,米利西奇雖然帶來了換血,但磨合還遠遠沒到位
這場比賽的開局其實很理想,邵子欽補射、沈夢雨進球,2-0領先本該穩扎穩打,可惜到了下半場風云突變,蘇育萱和陳昱嫀連進兩球,比分瞬間變成2-2,氣氛直接炸鍋,網友都在彈幕區刷“不會吧,不會吧,結果還真差點出岔子,關鍵時刻得靠王妍雯世界波和邵子欽的頭球救場,說句實在話,運氣成分不小,對手門將王郁婷幾次高接抵擋,差點把中國女足逼上絕路,這種局面,放在大賽淘汰賽就是一腳出局,沒得商量
說到球員表現,老將和核心球員還是給了足夠支撐,王霜、張馨、吳海燕等人經驗豐富,新生代像邵子欽的沖擊力也讓人眼前一亮,但整體來看,攻守轉換之間的失誤偏多,傳接球、陣型站位都有松動,尤其是下半場被逼平那段時間,場上明顯慌了,節奏完全被中國臺北帶亂,這種情況其實去年亞洲杯后就暴露過,只不過這次被對手抓住了機會,丟球也就不奇怪了
外部環境也不能忽略,這屆東亞杯,女足正處在新老交替的窗口期,米利西奇上任后,球隊打法、用人、輪換都在調整,但磨合期的陣痛擺在這,哪怕有王霜和張琳艷這樣的王牌,整體化學反應還是差點火候,FIFA世界排名第17、亞洲第4的身份,理論上面對中國臺北無壓力,可現實就是差一點翻了車,外界關于主帥換帥的聲音也不小,這種大賽里,主教練的臨場調整和情緒管理同樣關鍵,對陣韓國和中國臺北兩場都被扳平,說明球隊目前缺乏絕對的穩定感
回顧歷史,1989年至今,中國女足面對中國臺北成年隊21場全勝、場均3球以上、一球未失,這種壓倒性優勢突然被終結,說不心疼是假的,哪怕2013年東亞女運會曾經丟過球,那也不算在正式紀錄里,這次直接被寫進歷史,多少有點“時代變了的味道,雖然最后兩球救回顏面,沒有讓中國臺北拿到東亞杯首分,但中國女足主帥的壓力其實更大了,畢竟贏球靠的是個人能力閃光,整體打法和臨場應變都沒有打出應有的統治力
爭冠形勢現在其實挺明朗,中國女足目前一勝一平,暫時領跑積分榜,但主動權其實并不在完全自己手里,末輪要對陣日本女足,贏球才能確保奪冠,如果日本韓國之前戰平,主動權還在中國女足這邊,但如果日本贏了韓國,中國女足就必須死磕日本,甚至還要看韓國對中國臺北的凈勝球,極端情況下連平局都沒用,這種被動局面,不是靠喊口號能解決的
有意思的是,中國臺北女足這場雖然輸了,但進了兩個球,創造了自己的歷史,面對中國女足、亞洲老大哥,踢出這種效果,場面上絕對值得點贊,這種“擺爛式求生反倒給中國女足上了一課,比賽沒有絕對的強弱,數據只是過去式,場上任何時刻都不能掉鏈子
最后說一句,東亞杯的意義不止于爭冠,更在于檢驗陣容、發現問題,這場球暴露出來的短板,正好給中國女足敲響警鐘,未來無論是選帥還是備戰,都得有的放矢,別再做數據的“溫室花朵,只有把握住每一次跌倒的機會,才能真正走遠,至于這場勝利,既值得慶祝,也值得反思,女足依然有機會,但留給她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