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下午,“薪傳紅韻 醫暖長汀”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有“長征第一村”之稱的福建省長汀縣中復村,開展以“傳承紅醫精神,弘揚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沉浸式主題活動。通過情景劇表演、急救演示、文藝節目等多種形式,讓紅色文化“活”起來,也讓紅醫精神“走”進人心。
走進“長征第一村”:觸摸紅色歷史脈絡
中復村,作為紅九軍團長征的起點,更是松毛嶺阻擊戰的重要見證地,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厚重的紅色記憶。古樸的建筑、蜿蜒的小徑,村子的每一個角落都在無聲訴說著往昔的烽火歲月。實踐隊隊員們踏入這片紅色熱土,便被深深感染,決心以自己的行動,讓歲月里的紅醫故事、革命精神,重新煥發光彩。
[圖為中復村村口“紅軍長征第一村”石刻。楊宸瑋供圖]
情景劇《長汀雨夜》:再現紅醫崢嶸歲月
夜幕降臨,實踐隊員們自編自導的情景劇《長汀雨夜》正式上演。該劇以“紅醫第一人”傅連暲救治小紅軍為藍本,再現革命時期醫護人員在艱苦條件下為傷員救治的真實情景,并巧妙地融入了止血、包扎等醫學小知識,生動又實用。情節樸實動人,演出現場不時響起掌聲與感嘆。
故事始于雨夜急診,紅軍戰士阿泉因傷口感染命懸一線,送醫后又因對教堂場地的抵觸拒絕治療。傅連暲以瓷片、燈油等中國元素化解信任危機,詮釋 “為守護同胞性命而戰” 的信仰,展現革命醫者智慧與擔當。
手術中,暴雨漏屋、麻醉劑緊缺,傅連暲毅然縛臂省藥,以血肉之軀陪阿泉扛過鋸骨劇痛。鋸聲、雷聲交織里,紅醫舍己為人、守護戰友的情懷直擊人心。術后,傅連暲與阿泉的對話,從傷口護理聊到學醫初心,傳遞 “為百姓能過上好日子而吃苦” 的信仰。阿泉康復后投身藥品運輸、最終犧牲,讓精神傳承更顯厚重。
劇中提到的景德鎮瓷片現存古田會議紀念館,舞臺借布景、道具還原革命環境,讓觀眾沉浸式觸摸歷史?!堕L汀雨夜》以小見大,用一場手術串聯信仰抉擇與生命守護,生動詮釋紅醫精神。
[圖為情景劇傅連暲醫生為阿泉做手術。左一為小紅軍阿泉,右一為傅連暲醫生。施歌 供圖]
[圖為情景劇中阿泉重返戰場,成為一名藥物運輸員,最終光榮犧牲。施歌 供圖]
來自北京的紅色文化傳播大使林渝宸女士在觀看后評價說:“你們的情景劇既有情感張力,也有知識科普,形式十分吸引人?!被顒舆€吸引了正在當地開展研學的小學生團隊。一位來自廈門的小學生在互動環節舉手發言:“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傅醫生的故事,他真的是一位偉大的醫生?!?/p>
[圖為林渝宸女士(左二)、前來研學的小學生以及當地村民們觀看隊員的情景劇。現場觀眾供圖]
CPR小課堂:普及急救知識,傳遞健康守護力
情景劇結束后,實踐隊員們迅速布置“CPR小課堂”,開展基礎急救技能科普教學。急救員現場進行心肺復蘇(CPR)演示,詳細講解胸外按壓的手勢、頻率和深度,講解員在一旁進行語言提示與細節講解,增強觀眾理解?,F場觀眾積極參與練習,許多家長和孩子也躍躍欲試。
[圖為實踐隊員們開展CPR小課堂。右一為急救員,左一為講解員。施歌 供圖]
文藝表演:以青春之音,傳紅色情懷
為了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實踐隊還設計了歌曲演唱與朗誦演講,其中就包括隊員們自己創作的《與林覺民先生書》。其它文藝節目與專業內容相互穿插,使整場活動氣氛熱烈,臺上臺下互動頻繁,掌聲笑聲不斷。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紅色知識悄然傳播。
[圖為實踐隊員朗誦自創作品《與林覺民先生書》施歌 供圖]
在活動的尾聲,隊員與觀眾齊聲背誦《沁園春·長沙》,隨著“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響徹村落,現場情緒達到高潮,紅色氛圍濃厚而深遠。
[圖為實踐隊員們齊背《沁園春·長沙》施歌 供圖]
此次中復村實踐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將紅醫精神弘揚與健康知識普及深度融合,是理想信念教育與專業技能訓練緊密結合的生動實踐。實踐隊員們表示,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的經歷,讓他們真切觸摸到革命精神的溫度,也更堅定了投身醫學事業、服務人民健康的決心。
未來,“薪傳紅韻 醫暖長汀”實踐隊將繼續以行動傳承紅色基因,讓紅醫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耀眼的光芒,用青春力量書寫屬于他們的答卷,讓紅醫精神在更多地方落地生根、傳遞溫暖 。
[圖為實踐隊員們與紅色文化傳播大使林渝宸女士、村支書合照。施歌 供圖]
(通訊員:郭浩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