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美術家協會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一則重要通報,針對第十二屆工筆畫大展中作品《雪鏡悠途》涉嫌抄襲一事作出嚴肅處理。據通報,中國美協接獲舉報,稱《雪鏡悠途》與“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的兩件入選作品《雪龍之旅》和《藍白永鑄》存在高度相似性。
中國美協對此高度重視,立即啟動了行風違紀甄別程序,并組織專家團隊展開深入調查。經過細致比對與嚴謹論證,專家組一致認定:《雪鏡悠途》在構思、構圖、創意表達、表現手法及色彩運用等多個維度上,與《雪龍之旅》和《藍白永鑄》存在顯著雷同,已超出正常借鑒范圍,構成抄襲行為。
為維護美術創作的公平環境,捍衛國家級展覽評審的權威性,加強行業規范管理,并引領正確的創作導向,中國美協依據《中國美術工作者職業道德公約實施細則》,決定取消《雪鏡悠途》在第十二屆工筆畫大展中的入選資格,并作廢其參展證書。同時,中國美協強調,中國美術創作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傳遞時代精神與正能量,呼吁全體美術工作者堅守原創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汲取創作靈感,以高質量的原創作品反映時代風貌,共同營造一個健康、清朗的美術創作生態。
“美術家網”微信公眾號在中國美協通報發布后,迅速跟進報道,發表了題為《揭秘十二屆工筆畫國展 <雪境悠途> 抄襲內幕》的文章,進一步剖析了抄襲行為的界定過程。
文章通過對比三幅作品指出,《雪境悠途》以北極熊為主角,采用灰白冷色調,背景為冰壁與燈塔,構圖上呈現“下方動物群+上方環境”的經典模式;而《雪龍之旅》同樣以北極熊群為核心,水墨風格,畫面下方動物群與上方留白形成鮮明對比;《藍白永鑄》雖主體變為企鵝,但構圖邏輯與前兩者高度一致,均將動物群置于畫面下方,背景為巨大冰壁,并設有視覺焦點。
文章認為,這三幅作品在構圖、創意及技法上的高度相似性,已遠超“借鑒”范疇,屬于對他人藝術語言的直接盜用,嚴重違背了創作倫理。為維護藝術原創性,文章建議強化行業監督,建立更嚴格的查重機制;鼓勵畫家回歸藝術本質,尋找獨特表達語言;同時加強公眾審美教育,提升觀眾對作品原創價值的認識。
《雪境悠途》
此次《雪境悠途》抄襲事件,無疑為當代工筆畫創作敲響了警鐘。藝術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唯有堅守原創精神,工筆畫這一古老畫種方能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那么抄襲”、“臨摹”和“借鑒”如何區別?
抄襲是大面積的招搬,無自己獨有的東西。而借鑒,則是在吸收了別人長處和特點以及文學元素的基礎上,創造自己獨有的新內容。臨摹是找尋其規律,以及用筆用墨的方法,悉心摹仿,把他的好處,成為我的好處,方見成效。
“抄襲”、“臨摹”和“借鑒”,三者區別在于前者是“照樣抄畫”,中者是“尋其規律”,后者是“參考仿照。
值得一提的是,臨摹不算抄襲,因為你的本質不是想臨摹之后說成是自己的原創作品,但臨摹的作品不能用于商業及宣傳用途,如需使用必須經過原作者的授權方可使用,否則可能會涉及到侵權行為。
其實很多作品是否抄襲很難界定,因為設計作品內容豐富,可以搬用不同人的作品,簡單拼湊而成,有時候不好去評價。
如今,抄襲已成為當今藝術界面臨的一大問題,社會各界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增強藝術創作和知識產權意識、加大對抄襲的打擊力度,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改變這一現狀,讓藝術世界更加公平、公正、健康。
來源:澎湃新聞、美術家網等
▼ 往期熱文推薦 ▼
【溫馨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若有不妥,請聯系告知修改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