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搭建、破壞承重墻、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占綠毀綠、群租……住宅小區里的違法行為時有發生,令很多市民煩惱不已、屢屢投訴。
今年以來,上海城管執法部門聚焦住宅小區“急難愁盼”問題,通過“專項整治+源頭防控”組合拳,推動執法力量下沉至最小治理單元。嚴打住宅小區五大類違法行為、深化“城管進社區”制度……當執法溫度浸潤社區神經末梢,“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的愿景漸次落地。
破壞承重結構 重拳追責
經過38條短信、15次敲門,關閉了180天的房門終于打開,被稱為“生命墻”的承重墻被恢復如初——這是發生在閔行區虹橋鎮的真實故事。去年8月,閔行區虹橋鎮城管執法中隊接到一通投訴電話,反映黃樺路某小區一戶居民裝修時疑似破壞承重結構。
“第一次去時業主允許我們入戶檢查,初步發現有一面墻體凹陷,疑似存在損壞承重結構問題。因為疑似損壞部位需調閱該房屋竣工圖以后再做詳細比對,所以還需要請第三方測繪機構二次入戶勘驗,當時也告知了業主。”閔行區虹橋鎮城管執法中隊隊長錢春峰回憶道。
然而事情自此陷入僵局——業主玩起了“躲貓貓”,拒絕接聽電話,也拒不開門,甚至刻意躲避。依托城管工作室平臺,中隊啟動“多部門聯動吹哨”機制,一邊由社區民警對業主身份開展協查,并安排執法隊員按戶籍信息和實際居住地信息分頭上門,另一邊由物業公司協查業主車輛進出小區規律,居委會工作人員分時段上門蹲守。
今年3月,案件迎來轉折。錢春峰經多方調查走訪得知,涉事房屋與小區另一套房屋在2000年之前屬于同一業主名下,承重墻是首任業主破壞的,歷經四次交易形成歷史遺留問題,如今又因現任業主裝修失誤,導致該墻體被打穿。
錢春峰向業主發送了38條溝通短信,針對業主擔心的“背歷史包袱”“高額修復費”等問題創新提出三項承諾:全額承擔檢測修復費用、全程執法記錄儀拍攝、修復過程透明公開。執法隊還聯合第三方測繪機構組成技術督導組,全程參與墻體恢復過程,最大限度減少對居民的生活影響。
目前,閔行區68個“城管工作站”已形成“30分鐘應急響應圈”,今年累計解決社區治理難題517件,滿意率達99%。
同樣,在浦東新區,上鋼新村街道城管執法中隊也曾處理過一起裝修破壞8處承重墻的案件。當時,中隊接物業上報稱上鋼十村某戶業主裝修時破壞多處承重結構,上門檢查后發現業主將5處原始墻體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敲除,執法隊員當即責令其停工。十天后,業主攜帶修復報告至中隊,報告顯示5處承重構件已全部修復完成。
誰料,復查時執法人員發現業主又將3處承重墻破壞,還稱經過“專業人士”的指導,老公房不存在承重結構。這次,業主態度堅決,拒不修復,并對執法工作存在偏見。執法人員隨即與第三方專業機構聯合向其普及法律及房屋結構知識,并與“專業人士”對質,對方很快敗下陣來。此時,業主才恍然大悟,再次請第三方將3處承重墻修復。
守護公共空間 拆違治亂
除了追責破壞承重墻的行為,城管執法部門還通過多種手段遏制住宅小區新增違建,對正在搭建的違法建筑“零容忍”,做到發現一起、拆除一起。在不少小區實現了新增違建“一日游”,即新增違建24小時內便被拆除。
5月底,長寧區程家橋街道王滿居委城管社區工作室聯絡員王高來、楊天奇在小區內開展日常巡查時,接到投訴稱四樓公共露臺上,一處占地面積約10平方米的金屬陽光房框架已搭建完成,工人正準備封頂。
執法人員發現,露臺只有1號和2號樓的四樓居民可以進入,位置隱蔽,業主抱著僥幸心理進入露臺搶建陽光房,正準備封頂時被抓個正著。
執法人員仔細測量,拍照取證,開具法律文書,責令立即停工,并與當事人電話取得聯系。對方辯稱是對老的陽光房進行修繕,但物業表示當天上午老陽光房還未被拆。執法隊員在電話中與業主聊到深夜,告知對方存量違建被翻新修建即被視為新增違建,占用的公共部位侵害了其他居民的利益,帶有違建的房屋也會被依法注記,未來會影響交易……通過案例講述和利益剖析,當事人答應自行拆除,并于次日上午將陽光房拆除。自此,違建“存活”時間尚未達到24小時。
飛線充電隱患 嚴厲查處
隨著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的迅猛增長,私拉電線充電、室內充電及違規停放等亂象頻發,電動車電池自燃、短路引發的火災事故屢見不鮮。如何拆除懸在居民頭頂的“定時炸彈”?
今年,城管執法部門將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行為納入住宅小區環境秩序專項執法行動,重點關注、嚴厲查處,防患于未“燃”。
徐匯區共有1026個小區、28848個樓棟、8000余家沿街商鋪、130個在建工地,人口數量多,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大。對此,徐匯城管各街鎮中隊結合城管進社區工作積極開展普法宣傳,把電動車安全停放、充電知識送入轄區每個住宅小區內。
同時,區內開展專項檢查,嚴查違法行為,各中隊配合各街道鎮和公安、市場監管、消防,居委,物業等相關部門聯動出擊,聚焦樓道、陽臺、窗戶等“飛線高發點”,采取“分組排查+重點蹲守”方式,有效提升巡查覆蓋率與處置效率。截至6月1日,徐匯區城管執法局處置私拉電線、違規停放充電等問題3543個,教育勸阻相對人2678人次,依法查處執法案件638起。
同時,針對房屋中介、快遞外賣行業等群體,徐匯城管執法部門通過實地踏勘、科技賦能、建言獻策、社區共治等舉措探索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的新路徑。例如,康健街道城管執法中隊通過街道片區議事平臺,與街道平安辦等部門協作,在虹漕南路、欽州南路、浦北路等5個充電樁點位設置了40余個充電端口,并配合平安辦完成了首批17個點位的電動自行車電瓶入戶充電監控設備的安裝,有效防止電動自行車入戶充電。各街鎮中隊還將利用“科技賦能”,通過電子監管、無人機巡查等技防手段,對“飛線充電”開展查處。
在寶山區,城管執法部門也查處了一批電動車違規充電典型案件。寶山區大場鎮城管執法中隊隊員巡查至環文路某批發市場時,發現有店鋪私拉電線為電動自行車及其蓄電池充電。執法人員當即責令當事人整改,并要求物業設置公共充電區域。
無獨有偶,楊行鎮城管執法中隊接12345投訴后,對楊泰三村某號居民私拉電線充電行為進行宣教并責令其立即整改,當事人當場完成整改。
除了日常巡查外,全市還開展了多次專項集中整治。嘉定區南翔鎮城管執法中隊聯合社區網格、物業公司開展專項夜間檢查,在對南華小區的排查中,執法人員發現部分居民從樓上窗戶私拉電線,電線磨損嚴重、互相纏繞,短路起火風險極高。對此,執法人員挨家挨戶上門勸導、講解危害,并督促物業強化日常巡查,加速推進集中充電設施建設。
又如,嘉定區真新街道城管執法中隊聯合多方力量對嘉秀坊小區開展“地毯式”排查,累計勸導20余戶居民,整改10余處隱患,并通過“白+黑”錯時巡查機制,將安全隱患整治納入常態化管理。
嚴守非機動車安全紅線,也需要處罰的警示。近日,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城管執法中隊隊員在巡查至棗陽路某號附近時,發現有居民私拉電線和拖線板為電動自行車充電,便對當事人處以罰款人民幣伍拾元的行政處罰。此外,執法人員在曹楊某小區巡查時,發現有居民在樓道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和蓄電電池,一旦發生火災,將對居民的生命安全構成巨大威脅。對此,執法隊員對當事人處以罰款人民幣貳佰元的行政處罰,希望警示居民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
守護家園綠色 修復生態
守護家園的“綠色”,也是“城管進社區”的工作重點之一。全市城管執法系統持續加大對占綠毀綠案件的查處力度,深入社區解決綠化相關問題,守住上海“綠線”。
不少開發商在賣房時,宣傳底樓花園可由一樓住戶使用,以底樓花園使用權為“賣點”,卻為一樓住戶“埋了雷”。近日,松江區永豐街道城管執法中隊就處理了這樣一起案件。有居民投訴稱一小區的業主破壞綠化,執法人員現場查看發現該業主為底樓住戶,戶型底樓附帶花園,用綠籬隔開,當時綠籬已被全部挖出。當事人稱,買房時曾與開發商達成協議,花園由一樓業主使用及日常維護,因此想把綠籬換成木質圍欄。
然而,執法隊員查明,該處花園屬于小區公共綠地,開發商與業主的協議并不改變其公共綠地的基本屬性。而根據《上海市綠化條例》,居住區綠地內部布局調整、樹木遷移、砍伐均需經法定程序,擅自拔除綠籬屬于毀綠。在執法隊員的耐心講解下,當事人積極整改,完成綠籬的補種。
在上海不少本地回遷小區中,將綠化帶變為菜園行為屢見不鮮,不僅破壞小區整體風貌,也容易積累鄰里矛盾。城管執法部門秉持“普法為先,執法為后”的理念,在改變原有居民生活習慣的同時,也提升了小區的品質。
比如,浦東新區惠南鎮城管執法中隊轄區內,有一個本地回遷小區,部分居民將種蔬菜的習慣帶到了新建小區,肥料的惡臭嚴重影響了居民正常生活。城管隊員并未急著開罰單,而是聯系物業、居委會對毀綠種菜進行全面摸底。走訪發現,不少居民原先都是鄰居,一家種菜,其他人也模仿跟風。部分居民還覺得只是換了品種,但“綠色”還在,導致公共綠化帶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區域,被居民擅自種上瓜果蔬菜。為此,中隊、居委、物業舉辦了一場普法活動,并給毀綠的居民緩沖整改期。期限過后,中隊聯合多部門對少數屢教不改的違法行為進行了全面整治,徹底恢復了小區綠化原貌。
楊浦區長海路街道城管執法中隊對7平方米綠化帶“斤斤計較”的案例也值得借鑒。長海路街道第二網格站接投訴后,城管執法隊員在現場發現,約7平方米綠化帶已被水泥完全覆蓋,旁邊堆放有部分裝修材料。原來,一名業主擅自占用綠化帶并固化,為圖方便將修繕排水渠剩下的水泥覆蓋在綠化帶內,還認為“綠化帶荒了很久,原本就是裸露的”。對此,城管隊員向其指出,即使是綠化帶內的裸土也屬于公共綠地范疇,擅自占用固化屬于損壞公共綠地。經過普法,當事人敲除硬化地面,并配合物業補撒了草籽。
城市管理小貼士
今年3月,上海市城管行政執法局制訂印發《2025年住宅小區環境秩序專項執法行動方案》,積極發揮居(村)委、執法部門、管理部門、物業企業等多方力量,針對市民反映集中的五大類、50個住宅小區違法行為開展專項執法并從嚴查處。其中,重點解決違法搭建、違法裝修、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房屋違規租賃、違規占綠毀綠、生活垃圾不規范分類等基層治理難點問題。
全市各級城管執法系統各單位對照相關投訴數量排名前500的住宅小區點位,形成本區域重點治理任務清單,積極開展住宅小區環境秩序綜合治理。1-5月,共依法查處住宅小區物業管理類違法違規案件3741件,其中電動自行車及其蓄電池違規停放充電案件2272起、損壞房屋承重結構案件545起、占用或改建物業公共部位設施案件218起、擅自改變物業使用性質案件128起、物業企業履職案件59起。
同時,城管執法部門加強與房管部門的管理執法協作,深化住宅物業管理聯動協同機制,進一步強化裝修報備數據共享、暢通案件線索移送、執法處置結果反饋,提升管理執法效能。此外,城管執法部門還會同市住建委、市綠化市容局、市房管局等部門開展跨部門綜合監管聯合檢查,進一步督促住宅小區物業服務企業履行裝修管理職責、規范裝修垃圾收運服務等工作,對物業服務企業盡職履職情況、違反本市裝修垃圾投放清運管理規定的違法違規行為開展重點執法。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金旻矣
圖 片 | 采訪對象供圖
編 輯 | 裘穎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