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7月14日電 特寫:屋頂上的“綠色銀行”
新華社記者沈汝發
14日,走進江蘇淮安盱眙縣黃花塘村,村民屋頂上安裝的太陽能光伏板連綿成片。在陽光的照耀下,光伏板源源不斷地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這是淮安市首個整村光伏項目,屋頂的閑置資源變身“綠色銀行”,為鄉村振興注入綠色動力。
據國網盱眙供電公司負責人季彬介紹,黃花塘村的光伏項目采用“村集體+企業+農戶”合作模式,政府出臺方案統籌資源,企業負責投資建設,農戶以資源入股共享收益。電網負責提供技術支撐與并網保障。
“通過整合全村75戶屋頂資源,我們建成了0.47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季彬說,項目年發電量超50萬千瓦時,可滿足全村30%用電需求,年減排二氧化碳近500噸。
“過去屋頂曬太陽,現在屋頂能生錢。”黃花塘村黨總支書記楊宇辰算了一筆經濟賬:村集體以公共建筑屋頂入股,一次性可獲18萬元收益。
為了讓光伏項目盡早有序落地,盱眙供電部門指導專業測繪團隊運用無人機航測及現場勘測技術,精準完成全村分布式光伏資源勘測,形成包含光照強度、建筑荷載等12項指標的“光伏地圖”。同時,開辟“綠色通道”,開展一站式并網服務,將并網驗收、表計安裝等環節壓縮至48小時,較常規項目提速40%。
季彬說,公司還計劃在周邊鄉村進行推廣,探索“光伏+儲能+充電樁”融合場景,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整村光伏連片規模化開發模式,讓光伏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