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859年,從咸豐年間的街頭餅鋪到如今的文旅綜合體,百年鑫炳記,是一部山西傳統(tǒng)食品的進化史,更是一曲晉商精神的傳承歌。百年企業(yè)靠什么傳承發(fā)展,一起探尋。
五代匠心,百年味道的傳承
1859年,太谷縣白城村人李恒鈺創(chuàng)建了“鑫炳記糕點鋪”,其生產(chǎn)的太谷餅遠銷包頭、歸化(今呼和浩特市)、恰克圖等地。其次子李立德把太谷餅的選料、配料、燒烤工藝、火候的掌控等都做了記錄,制定了太谷餅生產(chǎn)技藝的“標準”。其后有第三、四、五代傳承人李大禎、李炳成、李俊偉。第四代傳承人李炳成建太和食品廠,注冊“鑫炳記”商標。第五代傳承人李俊偉于2011年建鑫炳記食業(yè)有限公司和太谷餅傳統(tǒng)文化博物館、體驗館和文化園,回歸前店后廠的經(jīng)營模式,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以上。同時先后在祁縣喬家大院、榆次常家莊園、太原柳巷、平遙古城等景點開設了鑫炳記太谷餅制作技藝演示館,使“鑫炳記”成為了一家集研發(fā)、生產(chǎn)、銷售、旅游參觀為一體的山西省級工業(yè)旅游示范園區(qū)。
百年耕耘,碩果累累。鑫炳記太谷餅獲評“中國金牌旅游小吃”“中餐特色小吃名錄”“山西好糧油”,公司斬獲“山西省著名商標”“三晉老字號”“省級高新技術企業(yè)”“省級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等稱號,2023年更躋身國家級AAA旅游景區(qū)。山西鑫炳記食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李俊偉作為第五代傳承人,個人榮獲“中國鄉(xiāng)村旅游致富帶頭人”“三晉英才”“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多項殊榮。
好料精工,美味好餅的底色
太谷餅原名油甘餅,它采用我國傳統(tǒng)食品胡餅(從西域引進來的一種烤制類食品)的制作原理,是用爐烤出來的實心餅,當?shù)厮追Q“干餅”“燒餅”。太谷餅因產(chǎn)于太谷縣得名,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味美鮮香等特點,以其香、酥、綿、軟而聞名全國,享有“糕點之王”的美稱。
鑫炳記現(xiàn)烤太谷餅屬于“三晉百年老字號”,其制作技藝屬于“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鑫炳記制作太谷餅以上等面粉為主料,以米粞、胡麻油、白冰糖、蜂蜜為輔料。主要制作工藝流程為配料、和面、揉面、制餅、燙面、翻烤、出爐、冷卻入甕。
01—配料—
廣西的白砂糖
塞北的胡麻油
高山的小麥粉
野外的好蜂蜜
一出爐
餅香、芝麻香伴著熱氣撲鼻而來
光瞅著就讓人垂涎三尺
02—和面—
光是和面就不簡單
和面之前
要把準備的稀料先融合在一起
然后倒進面粉里
進行揉制
03—揉制—
揉制這個過程很講究功力
面不能過多揉制
按壓的力度也不好掌握
和面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太谷餅的口感
不過這可難不倒
鑫炳記幾十年的老師傅
三下兩下就把面給攪勻了
在手底下見真章
04—制餅—
一氣呵成
這就是就是制餅
師傅揉搓著手里的小面團
在芝麻上輕輕一沾
再輕輕用手一壓
就成了一個餅胚
千錘百煉
每一個都像是用模子做出來的
05—烤制—
太谷餅的烤制方法和一般的餅也不一樣
在經(jīng)過兩次烘烤之后
還要再燜制
這樣連烤帶燜
才有了太谷餅香、酥、綿、軟的口感
06—出爐—
07—冷卻—
至此
一塊香甜可口太谷餅就做好了
咬一口,唇齒留香
太谷餅
熱餅好吃
冷餅也不遑多讓
酥而不硬,軟而不皮
不含添加劑
但儲存時間卻依舊很長
守在爐邊的味道
最經(jīng)典的口感
最難忘的醇香
來 源:山西鑫炳記食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