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應急
7月12日晚,一名中年男子在豐臺區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內的小龍河不幸溺亡。據了解,小龍河的水質為中水,不適合游泳,水務部門在河岸兩側立著多塊警示牌。目前,小龍河兩岸已被警戒線圍起,沿岸也有保安人員在勸阻,廣播循環提示市民切勿下水,但仍有個別市民趁保安人員不注意,執意下水游泳。
近期,全國多地發生多起溺水悲劇
痛心之余,再敲警鐘
案例警示
7月7日下午5點多,廣西南寧一名年約18歲的男同學在邕江邊游玩時,不慎失足滑入江水中溺亡。
7月7日,山東青島一名女游客為撿手機,不慎跌落海中,所幸被成功救起。
7月6日,廣西桂林一對20歲左右的親兄弟在雁山區柘木鎮油麻灘附近游玩時,不幸溺亡。
7月6日下午,北京永定河畔,一男孩為撿拾掉落在水中的玩具水槍,險些溺水。父親下水救孩子時父子倆遭遇水下“深潭”,幸好遇到岸邊游客及時出手相救,最終化險為夷。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
許多溺水事故發生在
江河、水庫、水塘、溪流、水潭等
野外水域
其危險程度往往超出想象
務必遠離
野外水域有多危險?
水況復雜:游泳者可能遭遇暗流、漩渦、水草等,易發生意外。
水質不穩:野外水域的水未經消毒,水質差、細菌多,與皮膚傷口接觸,易導致病毒、寄生蟲入侵。
水溫不定:天氣轉暖,水面與水下溫差大,極易造成抽筋,進而增加嗆水甚至溺亡風險。
人員稀少:野外水域通常人員稀少,一旦發生意外,難以及時求救或被救,隱患極大。
遭遇溺水時如何自救?
三不要:不要慌張;不要隨便亂抓;不要胡亂呼喊。
四步驟:屏住呼吸,雙手在前;頭向后仰,用嘴呼吸;手貼水面,伸到頭頂;下頜上仰,膝蓋微屈。
設法漂浮:落水后應盡可能抓住身邊可漂浮物,先讓自己浮起,再觀察周圍情況,尋找機會逃生。大件泡沫塑料、木板甚至空塑料瓶等均可幫助自己浮起,避免溺水。
溺水施救的5個要點,要牢記
北京應急提醒您
戶外游玩時切勿擅自在
未對公眾開放的水域進行
垂釣、野泳、游船等活動
也不要在
灘涂、河道、山腳、泄洪道等地
游覽、野營和露宿
以防發生意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