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兩天腰疼,也不知道是腰椎間盤突出還是腰肌勞損,甚至不知道是不是腰在疼。我從春天開始堅持晚飯后出去跳操,某一次跳完,那個地方就疼起來,疼得不能彎腰,連蹲下都得慢慢來。我氣得果斷刪除了家屬選的兩個健身操視頻,覺得是那種快節奏動作把我的腰給弄傷了。后來仔細回想,腰疼還和很多因素有關,伏案辦公、看書看電腦、窩在沙發里,反正和久坐有關的活動都逃不了干系。可能還與季節有關,據說每個季節交替的時候,人的身體薄弱部位都會有反應。也和勞累有關,那天出去轉了一天回來,已經好多了的腰疼就又復發了。
如果說腰疼是個不速之客,那么硬闖進來的膝蓋疼就是宿敵了。第一次膝蓋疼是在五六年前。一次上臺階的時候,我的膝蓋輕輕地疼了一下,猶如針扎,后來即便上很低的臺階,我也猶豫著不敢邁腿,不知哪一步沒邁好,膝蓋就會疼。如果說疼痛分等級的話,那我的膝蓋疼要比很多疼痛都輕,那些外傷的疼像是一種驚訝,最多是驚叫,而膝蓋的疼更像是一種呻吟,令人心里一沉,明白這種疼痛是不可逆的,不像其他疾風驟雨般的疼痛,好了傷疤就能忘了疼。
下公交車的時候,我再不敢像從前那么靈敏地利用身體的平衡性,車還沒停穩就三步并作兩步躥到車門口,跳下去,整個過程行云流水,連欄桿都不帶扶的。記得有一次在公交車上,我旁邊站了個壯漢,一個急剎車,人高馬大的他忽然像溺水的人一樣,胡亂揮動著手,死死地抓住旁邊的我。我當時還有點介意,那么多椅子背、欄桿、吊環你不抓,為啥非得抓我?后來我的膝蓋不對勁時,我才明白,他或許是膝蓋不好,來不及做出其他反應。
而我曾經擁有多么優秀的膝蓋呀!18歲的我從華山頂上一路狂飆,穿著我媽從批發市場買的便宜舞蹈鞋,到了山底,發現鞋底子被磨得薄得像層紙,簡直吹彈可破。20多歲的我曾在太白山第四季冰川的亂石堆里蹦跶得像一只梅花鹿,那年我剛入職,用第一個月薪水買了雙金玉其外的涼鞋。我上山就穿著這雙涼鞋,走了一段山路,涼鞋斷了一根帶子,快到山底時,最后一根帶子也斷了,同行的男友、現在的家屬用食品包裝袋把鞋底子捆綁在我腳上,背著我走完最后一公里。娃2歲時,我背著娃帶著婆婆上南五臺,穿著不合腳的長筒靴在山路上健步如飛。婆婆踉踉蹌蹌,感慨我的腿好厲害,像永動機一樣不知疲倦,膝蓋像萬向輪一樣靈巧迅捷。她說自己年輕時,村里老人嘮叨這里疼呀那里疼,身強力壯的她就覺得他們矯情,直到自己有了年紀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前一句夸我的話我聽到了,后一句話則被我自動屏蔽了,我覺得那跟我沒啥關系呢。
現在的我,竟然關注起很多從前充耳不聞的信息。比如同事老謝叨叨他的健康經:“年輕的時候,那是人找病呢,病都是作出來的,喝冷水、熬夜喝酒,咋折騰都能恢復。上了年紀就成了病找人了,身體總會想著法兒找你麻煩。”病痛不分老幼,部門最年輕的同事小棟見人就哼唧,說他耳鳴了,因此尋求八方支援和安慰。老謝說,那得趕緊看醫生。小棟說看過了,醫生說他的病因是壓力太大、神經性的,只能靠休息慢慢恢復。老謝的“烏鴉嘴”說:“你等著吧,只會越來越重的。”我安慰他說:“耳鳴和鼻炎一樣,你得學著跟它共存,像我這種長期鼻炎的人,其實已經不知道鼻子很暢通是什么感覺了,也就慢慢適應了。”
聽小棟吐槽他的耳朵,我就草木皆兵,擔心起我的鼻子。想到從秋涼開始,鼻子又會找我麻煩,便心里一緊。不過,鼻子還沒造反,眼睛就開始提意見了,從前我的眼睛從早到晚不閑著,看書、看電腦、看手機,這段時間忽然發現眼睛也會澀、會困、會累、會鬧脾氣,看文檔時要把頁面調到120%大小,其實是眼力不足了,就像手機電力不足了一樣。
和家屬一起晨練做操時,他嚷嚷自己肩膀疼,擱從前,我會嘲笑他:“看,肩周炎犯了吧?叫你成天趴在電腦上懶得動彈……”而現在的我猶如驚弓之鳥,畢竟肩周是我能叫上名字的關節里所剩無幾還沒給我找麻煩的,可誰知它在醞釀著啥主意呢?還有頸椎,看到別人頸椎疼,我也會慶幸自己雖然長期伏案,但頸椎不像鼻子那樣先天不足,至今還表現不錯,我千萬要對它好一點。
那天早上,家屬開車送我們上學、上班,走在路上,收音機放著節奏感強烈的音樂,我跟著大聲哼唱,唱得那叫荒腔走板。娃笑得狗竇大開,開玩笑說:“你還記不記得,昨天你倆吵架的時候,你說的啥?”我不接茬,娃還是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他不會明白“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的道理,我才顧不上記住那些剮蹭。對于中年人來說,每一處傷痛都是歲月給我的警示——關于時間、關于失去、關于不得不面對。那些出過問題的地方,都跟我算是不打不相識,我會學著關注它們,換種方法與它們相處。
想起一句詩“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通常的解讀會說,這是時光流逝帶來的疼痛和傷感,而我更愿意將其理解成,詩人在多年和這個世界摩擦、交手的過程中,沒有被粗糙的世界磨平感知。相反,在詩人眼里,世界的顆粒度變細膩了,色彩更豐富了,他敏感地捕捉日常生活中那些一閃而過的光芒,在一切無常、衰退、變化來臨之前,好好體驗、觸摸,珍惜當下。
原標題:《膝蓋疼是宿敵,而腰疼是個不速之客……無常和衰退教我珍惜當下》
欄目主編:黃瑋 文字編輯:欒吟之 圖片來源:本文圖片來自上觀新聞
來源:作者:肖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