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北京,上次見識這種所有人嚴陣以待的周末,還是那次天氣預報說要刮超級大風——只不過那次大家在周五瘋狂囤貨,這回大家都說周五要餓一天,等著周六一天五頓。
很難解釋這兩天發生了什么,只能說,外賣平臺的商戰史書《重生之誰是老大》已經從第一章《探探深淺》更新到第二章《急赤白臉》。
7月12日周六,美團和淘寶再次殺紅了眼,出手就是18元起跳的大額紅包,附贈各種零零碎碎的免單券、兌換券、抽獎券。
忽如一夜紅包雨,化作千家萬家茶飲店柜臺上摞滿的“0元購”飲品。有些店,飲料里的冰都熬化了,也沒見人取;有些店,飲料根本來不及做,柜臺前層層疊疊擠滿了人,有外賣員也有消費者,眾生平等,平均都得等個把小時。
被“攻打”的與被“舍棄”的
要等也沒關系,畢竟“0元購”不花錢,而還有一些人的煩惱是想等都沒機會——“0元購”跟領導畫的餅一樣只聽說過沒真吃上過。
好好的飲料為啥沒人取,好好的平臺為啥不給我發錢?歡迎來到本期《走近商戰》,一起看看,資本這回又做了個什么局。
去年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在圍觀奧運,今年這個時候依然所有人都在圍觀奧運——外賣奧運。參賽選手雖然只有京東、美團、淘寶(按首字母排列),但競爭不可謂不激烈,賽況不可謂不膠著,影響不可謂不深廣。
很多人的周六是從天降紅包開始的。7月11日,美團官方微博發了六個字預熱,“周六,快樂繼續”;7月12日,點開美團外賣APP兜頭就是“0元外賣已到賬”。
隨機“0元購”包括一張需要自取的咖啡茶飲通兌券,集中于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瑞幸、庫迪等品牌,還有外賣早餐兌換券,包括巴比饅頭、曼玲粥鋪等連鎖商家。
隔壁淘寶閃購則甩出累積188元的券包,口號非常豪橫:“1天5頓我全包”,并且對標美團“神搶手”,推出了“超搶手”特價活動。整個周末,淘寶閃購各種加碼,又是搞“55萬份奶茶免單”抽獎,又是發16減16、25減18紅包。
然而,平臺饋贈的禮物必然暗中標好了價格——而且不是0元。
比如美團的0元自提茶飲券,據消費者抱怨,總能精準定位到15公里開外的門店,APP還會溫馨標注“步行約3小時”。就這個天氣,走3分鐘自提都得琢磨琢磨,難怪白送呢,原來輕易也喝不著啊。
殊不知3小時已經算近的,更有甚者需要步行8個小時乃至18小時,這要在歐洲沒準兒越兩條國境線了。
圖源:微博@阿瑞呀
但吊詭的事情發生了。即使門店在千里之外,哪怕明知道自己不會去喝,也有消費者選擇把券兌換下單。因為在平臺的發券游戲里,玩法再不同,都有一條相同的規則:“多勞多得”。
美團除了“0元購”,還有設置三道關卡的“免單挑戰賽”:第3單可以用滿38減18的券,第5單滿28減18,第7單滿18減18,終于實現“免單”;
淘寶閃購除了滿38減18.8的券,還玩抽獎,每下一單獲得一次抽獎機會,獎品包括無門檻12元紅包、滿18減18的紅包、奶茶免單卡,還有線條小狗掛件、AirPods4,和一份“驚喜獎品”。
于是一些店鋪的柜臺上,擺滿了飲料,一直擺到冰都化了,也沒有人來取。
這些飲料屬于“任務飲料”,只是消費者完成漫漫7單長征路的踏腳石,以便最終收獲“18-18”。
舊有追星族買“奶票”倒牛奶只為送愛豆出道,今有羊毛黨0元購不取貨只為完成平臺任務領大額券。
平臺一聲0元購,消費者不得不成了戰略家。下單不喝的“0元購”堪稱一招“有舍才有得”,另有一招“橘生淮南則為橘”,實現羊毛最大化。
不是給我發15公里開外的門店券嗎?那我找15公里開外的網友跟我換好了,你幫我下我們家附近的單,我幫你下你們家附近的單,兩個人對不上,那就拉個群,總有辦法都接上。網上鄰居,守望相助。
需要從長計議、運籌帷幄的不止消費者,茶飲店也得做好兩手準備:扛得住就扛,扛不住就跑。
“0元購”一出,“爆單”幾乎是必然的。每一個平臺大打商戰拿茶飲當彈藥庫的日子,都堪稱茶飲店員工的“受難日”,出小票的機器持續噴射性嘔吐,單子連起來可繞地球兩圈,比黎明的曙光先到來的提前下的預訂單。
柜臺后,是單子泄洪一樣刷刷刷往外噴,柜臺前,是擠擠挨挨的人群喊著單號、催著取貨,盡管單號已經基本失去意義,因為根本找不出來;也可能是空無一人,徒留滿柜臺的飲料最終淪為“棄茶”“棄咖啡”,“開門做飲料做得很辛苦,關門倒飲料也倒得很辛苦”。
一些店干脆選擇閉店:惹不起,躲得起,做不贏,跑得贏,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不過,經歷了過去幾個月的歷練和磨合,品牌們對商戰其實已經熟練多了。
據多家媒體報道,至少這回很多品牌都提前選好了要用來做“0元購”的產品并提前準備相應物料,比如古茗的檸檬水、蜜雪冰城的茉莉綠茶。查詢平臺也能看到,多數品牌的券都實施“三選一”“五選一”之類的方案,讓下單情況變得盡量可控。
一家蜜雪冰城的店員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門店負責人提前兩天在群里預告周末的補貼大戰,稱“本周六公司端已與美團溝通完畢,初步溝通美團活動覆蓋產品為:葡萄美式、棒打鮮橙……以上5種產品,各位老板一定要傳達到位門店提前準備好相關物料。該活動周六上午就會開啟,早上一定要安排4人以上上班。”
福利優惠產品可選范圍窄,甚至只有一種的好處,在10秒出一杯都嫌太慢的“爆單”時刻,充分顯現出來:別管啥單號不單號的了,有一杯是一杯,拿了就走吧,都一樣。
“有一種慈善機構發救濟糧的感覺”
直接派發是店員在山呼海嘯般的小票中分身乏術的應對之策,而0元購自取單沒人來拿的情形,則激發出了一些創意。有些店想出了“到店報號再開始做”的主意,按自提時間而非下單時間排先來后到的順序,既防止浪費,又盡量避免到店消費者等待時間過長。
相比之下,有些品牌的規定,就顯得沒有隨商戰形勢的波譎云詭而動態調整。喜茶和瑞幸就被吐槽,必須按照下單順序來,“前面做好的沒人拿,后面來拿的一直等”。
不過,倒也不是每家門店都被卷進了商戰的漩渦。
界面新聞探訪的上海新天地附近的一家瑞幸,就沒有社交平臺上腥風血雨的大場面。該店店員了解到,附近只有少部分用戶“開到”了瑞幸的免單券,所以高峰期并不長。
平臺發券機制就是如此神秘,有些店連環爆,有些店只有被叫過來加班的店員們面面相覷。
這樣的商戰周末,消費者吃東西得計劃著來,商家賣東西得計劃著來,偏偏騎手,有時候只能不按計劃來。
隨機應變、雷厲風行,是騎手應對商戰的重要戰略——“能不能接受盲盒”是他們的急中生智,“隨便給你搶了一杯”透露出對使命必達的堅定。反正就像上面說的,鑒于各家用來做優惠的產品比較固定,“盲盒”此招雖險,勝算卻大,“至少保證你能喝上”。
幾乎銷聲匿跡的“外賣造福神話”,也在這波商戰中重出江湖。一方面單量暴漲,一方面平臺也在大力提升補貼力度,“日入過千”的好收成在騎手中多了起來。
南方日報采訪的兩名外賣員透露,上上個周六,也就是7月5日,“平臺補貼都很高,平時一單也就四五塊錢,昨天(5日)一單平臺能補到十二三塊錢”,“百十米的單子配送費都十幾塊”。其中一名外賣員創下個人紀錄,“一天送了127單,賺了1700多”。
圖源:抖音@紅星新聞
看似各方都占到了“便宜”,但詭異的地方也多得是:門店里成堆沒人取的奶茶、甚至比騎手一單配送費都低的實付餐費。實體的食物仿佛化作虛擬的流量,倒掉扔掉就像劃掉一串數字一樣簡單。你感到一絲空虛。
轟轟烈烈的外賣商戰前陣子似乎已經要偃旗息鼓、回歸常態,沒想到突然間就波瀾再起,又是一天五頓又是一天七單的,甚至好像比一個多月剛開始那陣還要激烈。
怎么就又打起來了?
商戰起初會打起來,主要因為京東悍然入局外賣,異軍突起,攪動風云,美團、淘寶自然不會坐視不理,補貼大混戰一觸即發。到了現在這第二波商戰高峰,京東顯得低調了不少,百億補貼仍在繼續,但重點不是奶茶是正餐,在7月11日周五那個消費者和“對家”都摩拳擦掌的當口,上線16.18元一口價的小龍蝦。
倒是淘寶,要跟美團爭個高低,讓外賣市場重新論資排輩。
這新一波商戰盛事,就始于7月的第一個周末。7月5日,外賣進入旺季的第一個周六,淘寶閃購在這一天對美團發起沖鋒。
這是一場有準備的仗。淘寶閃購這邊,上午大力補貼非餐商品,直接削掉起送門檻,刨掉配送費,疊加現金券,到用餐高峰期又將大額補貼轉向餐飲,到中午“飯點”時,訂單噌噌飛漲。
美團火速應戰。當天下午4點左右,美團的補貼就大規模鋪開了。先是奶茶免單券,激發一陣成功“0元購”的消費者做自來水吆喝,然后其他品類也有了“滿18減18”和膨脹神券。效果立竿見影,7月5日下午6時,因用戶下單量突破歷史峰值,美團APP曾小范圍出現短時服務異常,隨后恢復。
雙方目標非常明確:單量。
據36氪報道,當晚8:45,美團向內部員工推送戰報,稱“即時零售日訂單量突破1億單”,22:54,更新為“即時零售當日訂單已突破1.2億單”;在百人作戰室內,美團hr還組織了一場小型的慶祝儀式,放了兩彈彩紙禮花。
一個周末過去,淘寶閃購、餓了么于7月8日聯合宣布,淘寶閃購日訂單數超8000萬,其中非餐飲訂單超1300萬,淘寶閃購日活躍用戶超2億。
單量對外賣平臺至關重要。一來消費者往往更信任單量高的平臺和店鋪,商家顯然也更傾向于留在訂單多的平臺;二來高單量意味著騎手跑一趟能送的訂單更多,運力用到刀刃上,騎手能賺到更多傭金,平臺能攤薄運營成本。
商戰進展到這一步,單量則有了更深長的意義——這個數字反映著消費者將哪個平臺作為首選、作為習慣。一日三餐,是比打游戲、刷視頻、買衣服更“剛需”又穩定還巨大的流量入口。流量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京東和淘寶本來都不算是外賣平臺,而是綜合電商平臺,之所以涉足并不斷加碼外賣,相中的就是即時零售這一大片增量市場。要在這片增量市場中分一杯羹乃至稱王稱霸,就看能不能靠砸補貼在消費者心里砸出一條通向自己的路。
一位淘寶員工向36氪直言:“我們也在賭,跟京東一起教育市場,建立讓消費者用電商APP點外賣的心智,以后不用裝外賣APP了。”
要讓消費者養成新習慣,7月5日只是第一個“沖單日”。據36氪了解,在這個普通的星期六,美團外賣和淘寶閃購兩邊合計虧損額超過了10億。
但仗一旦打起來了,是不可能停的。據“晚點LatePost”報道,7月至8月的每個周末,淘寶閃購都會“沖鋒”,致力于把周六做成一個新的節日——“超級星期六”,在這一天“可以買到超低價甚至免費的奶茶咖啡和快消速食”。
7月14日,淘寶閃購聯合餓了么宣布,日訂單量再次突破8000萬創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購)。淘寶閃購日活躍用戶數在突破2億基礎上,本周環比凈增15%。同時,訂單準時率穩定在96%。
美團看來也將奉陪到底。7月12日深夜,美團宣布即時零售日訂單突破1.5億單,其中拼好飯訂單突破2500萬,神搶手訂單突破5000萬。
0元購、造新節、爭單量、發戰報,平臺們燃起來了,消費者們燃起來了,點個外賣不再是簡單的點個外賣了,得提前找攻略做規劃排囤貨表,儼然已是“雙十一”規格。
可是也有人面對一輪輪紅包雨胡亂地拍,疑似失去所有力氣和手段。
因為真的有些亂套了。
優惠都集中在同一天,是讓人力不從心的一大原因。商戰一波一波來,平臺為了推高單量誘惑消費者一天多單,不喝感覺虧了,喝又有點心虛,“要得糖尿病了”成了一個延宕格外久的感嘆,“隔夜奶茶能喝嗎”成了社交平臺上高頻出現的討論。
雖然經過了電商平臺多年的調教,購物需求集中在同一天爆發這件事已經不新鮮,但是紙巾能囤、衛生巾能囤,3C用品、美護用品能囤,奶茶黃燜雞就算放冰箱里也囤不了多久。
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而當多下單多得優惠的規則,讓一些商品變成純粹的湊單工具,浪費的步驟就又提前了,不需要等到放冰箱里放到變質再倒掉,直接在門店里完成做好、無人認領、倒掉的過程。
還有一些消費者覺得,商戰期買的飲料味道不對勁,要么淡如白水,要么齁如糖精,猜測是因為單價太低且門店太忙,“但沒花錢也不好說什么”。
“沒有花錢買的好喝”屬于奢侈的煩惱,商戰烈火烹油的場面之外,不少人在抓狂:“0元購入口到底在哪里啊?!”
補貼比拼越是熱鬧非凡,沒拿到補貼就越是刺痛。網上攻略看了800篇,奈何點開APP它就是和別人的不一樣,要么領到的品牌券不如別人多、可選范圍不如別人廣,要么紅包力度不如別人的大,一頓操作猛如虎,結算省了兩毛五。
就算拿到了0元購,可能也得根據券的定位自己去找異地網友換,才能真正薅上羊毛。對算法的懷疑這一刻達到了頂峰:平時給我推這推那不是很靈嗎,一到0元購就給我發我們本地都沒有的奶茶店的券是什么意思?
不止是消費者,制定優惠策略的品牌,執行優惠策略的門店,串連起平臺、品牌、門店、消費者的騎手,同樣在費勁地尋求平衡。
店員眼看著單子快把柜臺都淹沒,騎手為跑單把奶茶送成“盲盒”,聽著總有詼諧之處,卻也可能釀成人和人的暴力沖突。
圖源:視頻號@深焦視頻
非連鎖的個體戶、小商家則是容易淹沒在免單券的汪洋大海之中,被忽視掉的存在。當3塊錢能點到麻辣燙,一分錢能點到咖啡和奶茶,還都能送上門,線下非連鎖實體店的境況就窘迫起來:不做外賣沒人來吃,做了外賣更沒人來吃,不做外賣賺不到錢,做了外賣就要卷價格,也難賺錢。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拿到大額券的消費者,面對獨立商家可能更會繞道而行——“低價單怕小店做生氣了,往我餐里吐口水”。
每一方都各自在商戰規則里左支右絀,然而規則總是看似明確實則神秘。
外賣商戰走到今天,一切逐漸變得似曾相識——那些購物節開展過的服從性測試,想起來了,都想起來了。
讓不同人付不同的錢,是平臺慣用的招數了。實際上平臺發券絕非“一刀切”,而是會分“人群包”,還會針對個人消費行為動態調整,比如你領到了券卻沒用,下次同樣的券就不給你,又比如給你換著發額度不同的券,發現你的消費選擇沒什么變化,那也可以判斷你是對價格敏感度低、對時間敏感度高的用戶。
給價格敏感度高、愿意花時間研究規則的用戶低價,給時間成本高、不愿折騰的用戶高價,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
越來越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子頁面、分會場、互動游戲、積分兌換,則屬于“價格混淆”,制造出“看起來很便宜”的印象,實際上橫向對比價格卻很困難。
與此同時,商戰的聲勢浩大在提升平臺日活,日益復雜的規則在延長用戶的停留時間。
購物節從來不只是賣商品,也是在賣“參與感”,在搶“注意力”,劍指“不同人不同價”的精準收割。
外賣商戰也一樣,看似滿天飛的0元購只會是可遇不可求。
“以后買飯不會也要提前半個月交預付款,吃飯當天補尾款,價格不降低但送兩包榨菜當優惠吧?”
編輯|橘總
作者|大稚
設計|胖兔
參考資料:
1.36氪未來消費,《外賣史上最激昂24小時:2億「天量」訂單的誕生|深氪》,2025.07
2. 藍鯨新聞,《外賣大戰白熱化,今天0元喝奶茶》,2025.07
3. 界面新聞,《外賣奶茶再爆單:兌換0元購的人“長到看不見尾”》,2025.07
4. 第一財經資訊,《外賣大戰周末繼續,用戶感慨“喝不完”》,2025.07
5. 南方日報,《外賣員日入千元奶茶店員累到哭喊》,2025.07
6. 經濟觀察網,《雙十一規則為什么越來越復雜》,2020.10
7. Vista氫商業,《憑啥博主能薅到瑞幸1元貝果但我不行?“訓狗式”發優惠券成了平臺對打工人的大型服從性測試?》,2025.0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