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大同太陽像火一樣烤著路面,地面熱得快到38℃,廣東來的盧女士孩子不小心把手表丟在了高鐵垃圾袋里。
一個電話打出去求助兩位清潔工就鉆進了又熱又臭的垃圾站,他們在8噸發出臭味的垃圾里,翻找了4個小時,最后找到了那個值一千元的手表。
這件號稱“貼心”的新聞網上卻像炸開了鍋,有人夸城市服務好也有人問是不是資源用錯了地方,這樣做真的好嗎?在這場關于“溫情”的爭論中,誰來真正替滿頭大汗的清潔工說話呢?
高溫下的“海底撈針”引發的公共資源的分配爭議
2025年7月1日廣東來的盧女士家小孩在高鐵上,稀里糊涂把一個1098塊的華為兒童手表扔到裝垃圾的紙袋里了,第二天盧女士打了12345求助,大同市倆環衛工人頂著三十八度的高溫花了4個鐘頭在八噸垃圾里頭找回了手表。
這次行動成本真不少讓人驚訝,按大同環衛工平均每小時18元算,倆工人干4小時得花144元,加上運垃圾車費,燒垃圾場地費等總共至少要一千多,比手表貴多了,更要注意的是這4小時里倆工人能掃完3條街或處理20多噸普通垃圾。
網友們覺得這樣浪費資源太離譜了,“要是救命的人工耳蝸,我們肯定支持,但為了個兒童手表,值得這么興師動眾嗎?”
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肖志剛的回應“只要老百姓有需求,肯定去做”,看似服務周到,卻忘了公共資源其實不多。
我國《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說得很清楚:如果白天最高溫度超過35℃,在外面工作的人要減少連續工作的時間,37℃以上時室外工作不能超過6小時(包括中午最熱的時候要停工)。
但那天實際溫度高達38℃環衛工人不但一直不停地工作,而且沒有口罩,手套等基本保護,甚至連最簡單的防暑用品有沒有發都不知道,這種換好名聲的做法,實際上是把公共服務的代價轉嫁到最弱勢的勞動者身上。
規則空缺下的責任推卸,搞不清公共服務該歸誰管
我國如今的規章中清潔部門沒責任幫忙找東西,北京一家律師所的合伙人表示說“這種事看基層人情判斷,容易讓人懷疑資源用得公不公平。”
大同市城管局說“以前也幫人找過東西”,但沒說找的東西多值錢,花了多少力氣,大家怎么看。
比如以前幫人找過鉆戒之類的貴重物品,說是保護個人財產還說得過去,但要是找鑰匙,耳機之類的小東西就說明公共服務的界限不太清楚了。
更重要的問題在于分工不同,盧女士丟表是她不小心,她能通過定位找到垃圾去向,自己去找或花錢請人都可以,但熱線一撥私事變公事了。
就像光明網說的:“熱線成了私人找東西的工具,公共資源怎么算服務范圍?” 這種“啥都管”的做法,其實是把城市管理變成“感動服務”,忘了公共服務要對大家都好,才能長久。
勞動者權益的隱形損耗,從道德綁架到制度保障重,別再“假裝熱情”
這事兒最讓人心里不是滋味兒的是清潔工叔叔阿姨們沒法子,始終是被動處境,盧女士給的紅包沒要,但上面也沒說給不給多發點錢或是體諒一下發點獎金。
算算大同市清潔工一個月掙兩千塊,這四個小時大熱天干活啥也沒撈著,社會學學者呼吁,得把找東西的規矩說清楚,錢咋分攤也得定好,別一會兒說不讓找了,一會兒又啥都答應,這樣不行。
更讓人擔心的是這種事也許會帶來壞頭,如果老讓清潔工做不該他們做的高危事又不給保護和錢,會更傷他們的心,就像環球網說的:“光說好聽的,蓋不住底層人的無奈付出。”
成都某環衛所試點的“失物尋回分級處理”模式或許值得借鑒,緊急物品2小時內響應,普通物品需失主承擔50%成本,半年內幫助32人找回失物且未引發爭議,這種既像做買賣又像公共服務的方式,能保基本需求,也能省公共資源。
這次事情映出城市管理的難題,現在大家都想當“網紅城市”,有些地方就愛搞“暖心事”來裝點門面,忘了公共服務的重點是讓大家都有份,才能一直用下去。
盧女士說大同“風景好,人更好”這種評價雖反映的是游客的主觀感受,但若將其作為城市治理的目標,可能導致資源錯配與勞動者權益受損。
對城市真正的感覺來自對規矩的遵守和更好制度,清華王教授說“沒界限的啥都答應,本質是對公共資源的不負責任。” 參考醫療急救分級法,公共服務也能定輕重緩急,像證件、救命藥這樣重要的馬上處理。
普通東西就給位置信息,讓主人自己找或用保險賠償等方法,也要有特別任務的補貼方法,像合肥規定環衛工做特別工作能拿三倍工資。
當環衛工人在腐臭垃圾中翻找手表的畫面刷屏網絡,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個體的善意,更是公共服務體系的深層矛盾,大同市城管局一開始的想法挺好的,但他們啥都管的服務方法,在大熱天下的8噸垃圾里顯得制度有點缺陷。
好的城市管理應該先保證工作的人不吃虧,然后才表現出關心,在好好分公共資源的時候,既要快又要暖心,只有弄清楚服務該管到哪兒,出了事怎么賠償,才能讓“為人民服務”這句話,不變成壓在一線工人身上的大石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