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來源:妍妍教育日記
高考當天“消失”的女孩:她放棄考試,只為逼父母送她出國…
“不考了,你們必須送我出國!”
你能想象嗎?高考當天,一位福建女孩沒有走進考場,而是獨自躲進了酒店。
她沒有突發疾病,也不是情緒崩潰,而是早就盤算好,要用這場“消失”作為一場豪賭——逼父母放棄高考這條路,掏錢把她送去法國留學。
她的邏輯很簡單:小時候一家三口每年暑假都能飛出國度假,現在怎么就突然“沒錢”供我留學了?你們不是有兩套房嗎?賣一套不就夠了嗎?
她認為,這是一場對“夢想”的捍衛。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更像是一場自導自演的鬧劇。
“家里明明能賣房,為什么不成全我?”
這位女孩的家庭并不算貧困,起碼小時候能四處旅游、住高檔酒店,的確算得上小康。
可等她到了高三,卻發現成績不理想,高考志愿也只能考慮本地普通本科。眼看朋友圈里有人曬出Offer、有人在異國校園拍照打卡,她開始不甘心了。
于是她賭氣不進考場,把一切退路切斷,只留下父母這條“不得不掏錢”的選項。
結果呢?她爸的回應讓所有吃瓜群眾都直呼過癮:“你不考試可以,復讀一年或者出去打工,留學的錢你自己想辦法。”
幾句話,直接把幻想戳了個稀巴爛。
留學和旅游,根本不是一碼事
女孩的邏輯其實并不少見。很多家庭確實在孩子小的時候咬牙也要讓孩子“見世面”——帶出國玩一趟、住幾晚好酒店、拍幾張旅行照,看似奢侈,實則是一種控制在預算內的“短線投資”。
可留學完全不同,那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場需要持續輸出現金的長跑。
生活費、學費、住宿、保險、簽證……就算是去歐洲一些學費較低的國家,一年沒有個三五十萬根本撐不住。更別提她口中的“法國本科”,還想體驗生活質量,那支出就更像個無底洞。
如果一個家庭要靠“賣房”才能供孩子留學,那問題不是愿不愿意支持,而是根本不具備這個條件。
真能靠“逼宮”實現夢想的人,少得可憐
高考是殘酷沒錯,但它從來不是人生唯一的路。問題是,你不走這條路,卻又不準備努力走另一條。
放棄高考不是錯,錯在你沒準備好Plan B。
她既不是成績優異的獎學金候選人,也沒有明確的留學目標和專業規劃,更沒有承擔高昂費用的能力,卻妄想靠一場“父母情緒勒索”搞定未來,結果可想而知。
最諷刺的是,她連“反撲”的資格都沒有。沒有考試成績、沒有作品集、沒有語言成績——拿什么去申請夢中的海外大學?
別讓任性成為你最大的“才華”
青春可以任性,但不能盲目。夢想可以昂貴,但得有人買單。
而你不努力,父母沒法一直替你“清空購物車”。
把高考當籌碼,把父母當提款機,說到底,是對生活、對自我、對家庭都沒有敬畏的人。
現實永遠比青春殘酷。你可以選擇不走高考這條路,但至少得準備好真正屬于你的人生計劃,而不是等著天上掉簽證、父母送學費、全世界為你讓路。
愿那些打算“放棄考試”的人,能先學會承擔代價。
更多新聞熱點追蹤
請點下方關注獲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