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檢察日報》聲音周刊封面文章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廳在安徽合肥召開部分住皖全國人大代表調研公益訴訟檢察座談會。代表們對2025年上半年的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成效和安徽省檢察機關辦理的7件公益訴訟案件表示肯定——
守護民生,檢察公益訴訟亮點紛呈
本報記者 單鴿 吳貽伙
代表們聽取案例匯報。
6月11日下午,安徽省檢察院9樓的會議室內,七位住皖全國人大代表受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廳邀請,聽取2025年上半年全國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通報,并對安徽省檢察機關辦理的部分公益訴訟案件進行“檢閱”。
代表們聽得認真,評得細致。對于如何推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他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王紹南代表
實現河道安全與提高收益“雙贏”
王紹南代表
精準扶貧期間,為了讓一些村盡快整體脫貧,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很多地方會通過政府投資的方式在一些村建設光伏扶貧項目。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某鎮某村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4月,該村村委會在淮河第二支流——渦河(某村段)南岸,建設了6座大小不等的光伏電站。
但有關部門發現,光伏電站在選址時沒有經過批準,侵占了渦河河道,影響了行洪安全,并將線索移送檢察機關。2022年8月,亳州市譙城區檢察院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在走訪調查后,該院向某鎮政府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防洪義務,將妨礙行洪的光伏電站移出某村渦河河道管理范圍。
“但是鎮政府反映,光伏電站的拆除和重建需要多部門協同配合和技術支持,存在一定困難。”亳州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陳乾宇介紹說,針對這一難題,檢察機關加強與有關部門協作配合,通過召開圓桌會議,研究解決了新光伏電站選址、技術支持等問題。
如今,新光伏電站已經正常運行,年平均發電量146.6萬度,可以帶動村集體每年增加收益58萬余元。
聽完介紹,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潛山市黃鋪鎮黃鋪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紹南認為,亳州市檢察機關協同市級相關行政機關、電力部門,重點解決“拆后重建”問題,兼顧了多方利益,最終既沒有影響村集體經濟收入,也消除了安全隱患,辦案效果非常好。
“這起案件的背后,反映出基層工作人員法治意識需加強的問題。”王紹南代表希望檢察機關加大基層普法宣傳力度,通過典型案例以案釋法,讓法治進農村、進農戶。
張成偉代表
“檢察建議+調研報告”守護燃氣安全
張成偉代表
“池州市檢察機關緊扣群眾最關心的燃氣安全問題,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彰顯了司法為民的擔當。”全國人大代表,中電博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長,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成偉表示。
池州市旅游資源豐富,轄區內中小餐飲企業、農家樂、美食一條街眾多。“但是近年來,因為一些餐飲商戶燃氣使用安全意識不強、預警設備配置不規范等原因,燃氣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嚴重威脅了企業經營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池州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凌訓紅介紹說。
針對這一問題線索,池州市檢察院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并在全市部署開展了燃氣安全專項監督活動。
“我們在石臺縣排查出全縣餐飲場所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安裝率低、質量參差不齊、使用不規范等問題。”凌訓紅介紹說,石臺縣檢察院通過公開送達檢察建議,督促各相關職能部門協同履職,積極整改,并推動以政府補貼的形式引導餐飲企業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推動當地政府搭建燃氣報警監控平臺。
同時,池州市檢察院依托專項監督活動,會同轄區其他基層檢察院排查問題300余個,并督促相關部門整改完畢。
“我們還向池州市政府提交了專題調研報告,促成池州市政府牽頭相關部門成立專班,開展市域餐飲場所安全隱患專項治理。”凌訓紅說。
在張成偉代表看來,“檢察建議+調研報告”的模式,不僅增強了法律監督剛性,還以專業視角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法治支撐,真正實現了從“辦理一案”到“治理一片”的轉變。
張志菊代表
“一證溯源”破解健康證監管難題
張志菊代表
蚌埠市龍子湖區檢察院檢察長于永超介紹了該院針對醫療機構違法辦理健康證、危害公共衛生安全問題,通過構建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制發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全面履職,助推健康證規范辦理的案例。
“我們整合了轄區全體餐飲從業人員健康證信息與健康證登記檔案、醫療機構原始檢測數據等數萬條數據,研發了規范食品從業人員健康證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于永超介紹說,通過模型排查出“未體檢即辦理健康證”及“體檢項目不全”等2000余條異常線索,經核實確定4家機構存在無體檢記錄簽發健康證問題,20名傳染病患者違規持證。
龍子湖區檢察院向該區衛生主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對違法辦理健康證的行為依法處理,完善登記備案制度,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堵塞制售假證漏洞。
蚌埠市檢察院還督促蚌埠市衛健委出臺《蚌埠市從業人員健康證明管理辦法》,上線電子健康證管理系統。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舒城縣志菊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全國婦女代表、全國青聯委員、舒城縣政協委員張志菊表示:“龍子湖區檢察院不僅督促解決了健康證辦理亂象,更推動了公共衛生安全治理體系的創新升級。特別是通過推動建立電子健康證管理系統,以‘一證溯源’破解監管難題,實現了從‘事后救濟’到‘源頭預防’的轉變,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了司法的溫度與力度。”
張志菊代表建議,進一步擴大電子健康證管理系統的覆蓋范圍,強化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與職業倫理,建立動態風險預警機制,深化檢察公益訴訟與行政執法銜接,形成“線索移送—聯合調查—協同整改”閉環管理。
楊苗苗代表
以“訴”的形式傳遞
“個人信息安全不可侵犯”信號
楊苗苗代表
孕產婦生育信息是受民法典保護的有重要價值的公民個人信息,非法泄露孕產婦生育信息很容易引發多種關聯違法犯罪行為。
“我們在履職中發現,有人在非法獲取孕產婦的個人信息,并販賣給全國各地的兒童攝影店。”馬鞍山市花山區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詹慶慶介紹說,這些信息數量巨大,導致多名孕產婦頻繁接到各種推銷電話。
多名孕產婦的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干擾,更重要的是,檢察官發現還可能存在更多沒有被發現的受害者。
在充分論證被泄露信息情況、公共利益是否受到損害等問題后,花山區檢察院向花山區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在依法追究三名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請求判令三名被告人分別就其侵權行為承擔相應民事賠償責任。法院判決支持了檢察機關的全部訴訟請求。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107路(新時代文明實踐專線)駕駛員、安徽省婦女聯合會副主席(兼)楊苗苗認為:“這不僅彌補了受損的社會公共利益,更向全社會傳遞了‘個人信息安全不可侵犯’的明確信號。”
案件辦理后,花山區檢察院針對辦案中發現的部分網站公示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城鄉居民臨時救助發放等名單時過度公開婦女個人信息問題,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采取措施對個人信息進行規范公開。
楊苗苗代表對此深受觸動,并表示:“希望檢察機關再接再厲,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加強與網信、公安、婦聯等部門溝通協作,實現信息互通、線索互移、協同辦案,共同守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個人信息安全!”
余青青代表
協同聯動
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余青青代表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樅陽縣青園心家庭農場法定代表人余青青始終關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法治保障問題。
“該案通過精準監督破解超范圍使用資金困局,以制度創新筑牢耕地保護防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專項資金規范高效使用,為全國檢察機關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樣本。”余青青代表說。
這是一起怎樣的案件,緣何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2024年4月,蕪湖市灣沚區檢察院依托“田長+檢察長”工作機制調取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信息,并通過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篩查,發現了114畝高標準農田撂荒的線索。
“我們對負有監管職責的灣沚區農業農村局進行了立案調查。”灣沚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彭永彪介紹說。
經過走訪審計部門,現場勘驗,調取項目矢量數據、資金使用賬目等,辦案檢察官又發現,1102.72萬元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被超范圍使用于鄉村治理、鄉村道路和景觀建設以及民營商業性鄉村旅游等項目。轄區各鎮高標準農田不同程度地存在雜草叢生、溝渠毀損等建后管護不力的問題。
灣沚區檢察院向該區農業農村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加大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的監管力度,督促退回超范圍使用的資金,并統籌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同步督促轄區各鎮加強已建高標準農田項目監管,做好建后管護工作。
2024年7月,灣沚區農業農村局將向檢察機關反饋整改情況,涉案問題已經全部整改到位。
“案件的成功辦理,離不開檢察機關與農業農村、屬地政府等部門的協同聯動。”余青青代表說,這種協同模式既避免了“九龍治水”的低效,又彰顯了法治在整合資源、優化治理中的作用。
趙皖平代表
推動預制菜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趙皖平代表
走訪本地藥膳預制菜生產企業,查明藥膳預制菜可能添加的防腐劑種類;
依托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對本市32家商超、農貿市場上隨機購買的28個品種預制菜進行檢測,發現9個樣品違規添加防腐劑;
以線上、線下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調查,發現95%消費者反映本地某些宴會套餐菜品和外賣使用預制菜,但沒有明示;
2024年8月,一場事關預制菜食品安全的公益訴訟檢察監督專項活動在安徽省亳州市展開。
“專項活動期間,我市兩級檢察機關共立案5件,制發檢察建議3件,磋商2件。”亳州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陳乾宇介紹說。
利辛縣檢察院向該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對市場上銷售的預制菜存在的違規添加防腐劑問題進行調查處理,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并推動落實餐飲環節使用預制菜明示制度。利辛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第一時間開展預制菜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活動,對發現的違規添加防腐劑問題線索移送生產企業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行政處罰。
亳州市檢察院與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磋商后,該局還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強亳州地方特色“藥食同源”預制菜常態化監管實施方案》。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委員、安徽省委會副主委,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說,檢察機關及時關注預制菜食品安全,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協同市場監管部門規范生產經營行為,一方面,是對本地預制菜產業的支持保護;另一方面,也充分體現了司法為民的情懷,這正是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價值所在。
惠鳳蓮代表
大數據模型助力解決網絡直播銷售亂象
惠鳳蓮代表
“有人在直播間銷售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的減肥產品!”安徽省明光市檢察院檢察官發現,部分網絡直播間銷售的食品存在非法添加的問題。
“這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必須予以懲處。”明光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鄭昕表示。
面對網絡直播銷售亂象,帶著對“如何才能固定證據”“其他直播間是否存在類似現象”等問題的思考,明光市檢察院構建了“網絡直播銷售減肥食品危害食品安全類案監督模型”,通過模型分析、比對,發現非法添加、虛假宣傳等違法犯罪線索,并將線索移送至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公安機關查明違法事實后將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我們向法院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李某等人被判決承擔懲罰性賠償金,并在全國性媒體上公開道歉。”鄭昕介紹說。
明光市檢察院堅持以個案辦理推動類案監督,將監督模型運用到其他網絡直播間,助推公安機關破獲了易某某等8人、王某等2人銷售含有西地那非成分保健食品案,查獲涉案商品60余萬元,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3件,追索懲罰性賠償金100余萬元。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泗縣三中副校長惠鳳蓮認為,明光市檢察院通過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發現線索,提升了監督質效,探索了數字賦能檢察監督的新路徑。
“尤其是檢察機關運用‘刑事+公益訴訟’的監督方式,依法嚴懲保健食品經營者違法行為,讓嚴重違法者‘痛到不敢再犯’,有效遏制了網絡銷售有毒、有害食品違法行為,切實保障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惠鳳蓮代表說,“希望檢察機關拓展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的使用領域,讓那些大大小小的公益損害問題都得到切實的監管和治理。”
代表們的點評讓在場的公益訴訟檢察官們備受鼓舞。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廳長徐向春表示,2025年是檢察公益訴訟立法關鍵之年,本次座談會是檢察機關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將認真梳理、研究吸納代表們的寶貴意見,保持“歸零”心態、“趕考”狀態、奮進姿態,以高質效檢察履職助力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第8999期
安徽檢察新媒體出品
終審丨吳貽伙 二審 丨吳熒
來源丨檢察日報
圖片丨解為渝
編輯丨李昂
投稿郵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