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委員風采 凝聚發展共識
心系人民囑托 匯聚發展力量
——專題訪談節目《對話委員》由大理市政協、大理市融媒體中心聯合制作播出。
本期節目嘉賓
政協第五小組教育體育界委員、大理市中等職業學校汽修專業部副主任 林國慶
搭建暢通的“心橋”,撐起一片“心靈晴空”
十五年的一線工作經驗,讓我更多地傾聽到學生、老師、家長們的心聲,對學校心理健康工作和全社會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有一些思考。除了政協委員和教師之外,我還被聘任為首屆云南省心理健康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大理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主任,以及大理市政協授牌林國慶委員工作室。在過去的三年里,我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及民生熱點,特別是青少年健康成長議題,積極發聲,提出建設性意見。
參政議政:精準建言獻策
在日常的心理咨詢、課堂互動、教師培訓交流,以及和家長溝通中,我時刻都在接觸第一手信息。孩子們關于學業壓力、人際關系的困惑,家長們對家庭教育支持、教育公平的期盼,老師們在職業發展、學生管理中的挑戰,這些都是我反映社情民意、調研選題和提案撰寫最直接的來源。尤其是大理市教體局近年來在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方面多措并舉,搭建了市級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和科普平臺,做出了很多突出的成績,創建了大理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特色模式。
我將一線收集到的聲音提煉成理性的、有價值的社情民意信息,不斷學習和熟悉政府各部門尤其是教育、衛健、人社、民政等部門的工作職責、政策法規、決策流程和當前的關注重點。了解辦理中的困難,共同探討解決方案,推動好的建議從“紙面”落到“地面”。
躬身實踐:從調研到服務
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為自我認知不協調、情緒調控能力弱,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挫折等現象。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既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的原因,也有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影響,當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出現偏差時,就會產生心理問題。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讓人欣慰的是,在我們的呼吁和推動下,大理州、市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很多都已經落實。
雙重身份:專業與履職的融合
作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履職過程中,我將政協平臺的高度、視野與一線工作的深度、溫度緊密結合。通過參與政協工作,進一步拓寬了視野,深化了對社會系統性問題的理解,同時借助委員身份更有效地推動問題解決、政策完善。在服務青少年心理健康事業的道路上,實現了雙重身份的相互促進與價值倍增。
守護“心靈燈塔”:照亮成長之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以雙重身份為驅動,以更深厚的為民情懷和更扎實的專業素養,深耕青少年心理健康領域。圍繞“醫教結合”深化、家庭教育賦能、危機干預機制完善等關鍵環節,建真言、獻良策,推動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更緊密地扎根基層,傾聽師生家長心聲,整合社會各方力量,搭建更暢通的“心橋”,凝聚更廣泛的共識,共同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心靈晴空”。
節目播出時間及平臺:
①大理市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25頻道/225頻道
播出時間:隔周周五 首播19:47,重播:21:52。
②大理人民廣播電臺綜合廣播AM1044/FM99.9
播出時間:隔周周五 7:30-7:45。
③大理融媒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網易新聞、騰訊新聞、七彩云、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發布。
編輯:孫璐璐 楊陽 楊潤婷
值周:楊丹妮 張輝
主編:李勝
生態環保普法宣傳小知識(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七條?洱海保護管理應當劃定湖濱生態紅線、湖泊生態黃線和生態保護核心區、生態保護緩沖區與綠色發展區:
(二)生態保護緩沖區為生態保護核心區以外,海西片區南起陽南溪沿大理至麗江二級公路,北至羅時江臨湖一側路緣線以內的區域;海北片區西起羅時江沿大理至麗江二級公路和老環海路,東至馬廠村老環海路與環海東路交接處臨湖一側路緣線以內的區域;海東片區北起馬廠村老環海路與環海東路交接處,沿環海東路南至環海東路與機場路交接處沿地表向外延伸100米以內的區域;海南片區東起環海東路與機場路交接處,西至陽南溪沿地表向外延伸100米以內的區域,但涉及城市規劃區的按照城市規劃區規劃管控;洱海主要入湖河道以及堤岸內側水平向外延伸30米、洱海流域其他湖(庫)水域及其最高運行水位水平向外延伸50米以內的區域。生態保護緩沖區邊界線為洱海湖泊生態黃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