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決策投顧 摘要:鋰需求在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系統蓬勃發展的推動下持續大幅增長。與此同時,鋰供應來源正日趨多元化,這促進了市場供需關系逐步趨向平衡。從成本角度看,當前鋰價的下方支撐依然比較堅實。供應商也積極采取措施,通過主動調控和加快出清部分產能來加速實現供需平衡。
1.鋰作為戰略性資源,儲量分布不均
鋰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一種金屬元素,具有極強的電化學活性,是常溫下唯一能與氮氣反應的堿金屬元素。鋰化學性質十分活潑, 被廣泛應用于現今社會的各個領域,在鋰電池、核聚變反應、醫用、冶煉工業、陶瓷、玻璃等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被譽為“工業味精”“21 世紀的能源金屬”“白色石油”“推動世界前進的能源金屬”。
2.供給:資源端密集釋放縮量信號,產能加速出清
鋰價已經歷兩年半出清周期,目前堵點 于邊際供應退出困難。電碳現貨價自 2022 年11 月達到歷史高點 57 萬元/噸(含稅)后呈現震蕩下行趨勢,截至 7 月 4 日跌至 6.2 萬元/噸(含稅),較前高跌去 89%,調整時長已接近兩年半。從供需層面歸因,造成本輪
鋰價下跌的核心原因 于需求端增速下移,海外南美、非洲等地區增量項目集中落地,導致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時,盡管從財務層面多數澳礦已出現虧利潤的情況,但由于澳礦 上一輪漲價周期中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各企業有相對充裕的現金儲備,導致產能難以有效出清。與此同時,區別于上一輪鋰價周期,當前鋰鹽供給結構已趨于多樣化,南美低成本鹽湖及中資 非一體化鋰礦供應貢獻重要增量,后者投產后通過多渠道降本、一體化生產平滑虧損,盡管當前面臨成本壓力,仍未有顯著出清。供給側退出困難的條件下,鋰產業鏈長期處于失衡態。
澳礦密集釋放縮量信號,產能出清進入中后階段。歷經兩年半的磨底期,我們認為鋰板塊已處于產能出清的中后階段,作為市場出清的風向標——澳礦密集釋放縮量信號。((1)當前價格已降至澳洲成本敏感區間,Cattlin、Finniss、Bald Hill、Pilbara((部))已處于產產護狀態,,部) 產礦山下調產量指引,產能利用率偏低。2025Q1 樣本澳礦產量達74 萬噸,同比持平,環比下滑 17%。1-5 月中國進口澳礦 155 萬噸,累計同比+15%,5 月進口 37 萬噸,同比-5%。((2)為應對鋰價下跌趨勢,澳礦運營商不斷采取降本措施,
包括裁員、提高入選品位與收率、降低資本開支等,已經基本透支后續的降本空間。我們認為,當前價格水平下,以目前 產礦山現金成本來看尚能滿足當期礦山運行。但若考慮 AISC 口徑,如設備更換和護狀、礦區恢復和廢物處理等護持現有采礦運營所需的資本支出,現價條件下或難以護持礦山長期經營。(3)鋰價的低迷對行業資本開支形成了切實的擠出,遠期或因當前資本開支不足供給增速下滑。
3.需求:產業鏈自下而上“反內卷”利好鋰價順暢傳導
高頻數據來看:2025H1 下游需求延續高增,7 月電池護持高排產預期。((1)電車:據乘聯會,1-6 月電車零售 542 萬輛,同比+32%,滲透率 50%;6 月電車零售 107 萬輛,同環比+25%/+5%。
(2)電池:1-6 月國內鋰電產量 801GWh,同比+52%,其中動力電池 552GWh,同比+52%;儲能電池 208GWh,同比+61%;消費及其他電池 40GWh,同比+17%。6 月國內鋰電產量 143GWh,同比+41%,其中動力電池產量 94GWh,同比+42%,儲能電池 42GWh,同比+43%。消費及其他電池 8GWh,同比+24%。((3)7月排產:據 GGII,7 月國內電池排產超 130GWh,同比增長近四成;其中,儲能因美國關稅下調觸發“搶出口”效應,7 月中國儲能電芯出口預計超 25GWh,環比增幅 10%。
2025年3月以來,鋰價加速探底,主因國內產量逐步抬升,行業內總庫存回到12萬以上,庫存累庫加速。一季度澳洲整體處于降本狀態,成本支撐減弱,鋰精礦價格也逐步跌破800美元/噸這個較強的支撐關口,礦價與鋰價螺旋下降,加速探底。
產業鏈自下而上“反內卷”利好鋰價順暢傳導。當前價格水平下,鋰鹽占終端電車價值量已較低,如 100 度電的電車對應碳酸鋰成本 3000-4000 元,鋰價波動對于整車而言成本影響不大。然而,作為鋰電產業鏈“價值實現”的最后一環——電車、儲能環節競爭
激烈,基于搶占市場份額、保銷量的動機,各主機廠常以降價的形式獲得市場優勢,導致行業利潤空間收窄,成本壓力沿產業鏈層層傳導至鋰鹽環節,對鋰價形成壓制。近期,官媒推出金社評文章《 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指出,“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動破除地方保狀、市場)割和‘內卷式’競爭。”,并點名光伏組件、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的內卷式競爭。同時,多家車企聯合發聲、啟動“反內卷”進程,包括遏制無序價格戰、限制供應鏈賬期等動作。鋰電產業鏈“自下而上”反內卷,有望打通價格傳導堵點,對于短期價格傳導路徑的疏通以及長期行業良性發展都有非常好的助力。
4.鋰礦行業投資邏輯與個股梳理
鋰需求在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系統蓬勃發展的推動下持續大幅增長。與此同時,鋰供應來源正日趨多元化,這促進了市場供需關系逐步趨向平衡。從成本角度看,當前鋰價的下方支撐依然比較堅實。供應商也積極采取措施,通過主動調控和加快出清部分產能來加速實現供需平衡。
相關個股:天齊鋰業、贛鋒鋰業、江特電機、鹽湖股份、億緯鋰能。
各家鋰礦公司的PB值均已到近幾年較低區間,平均PB為1.97倍,其中盛新鋰能PB已小于1,處于“破凈” 狀態,天齊鋰業PB僅1.15倍,行業“底部”明顯。
參考資料來源:
1.2025-7-6國盛證券——鋰:資源端加速出清,關注鋰板塊底部布局機會
2.2025-7-13浙商證券——金屬牛市
(分享的內容旨在為您梳理投資方向及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買賣依據,您應當基于審慎原則自行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