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堂設于天津的至尊閣,一眼望去,場面頗為宏大。黃白兩色的鮮花層層堆疊,仿若連綿小山。挽聯之上,“德澤猶存”“音容宛在”等字跡莊嚴肅穆。楊少華的照片居于正中央,照片中的他面帶微笑,神態溫和,盡顯親和之態。
供桌上擺滿了物品,有新鮮的水果、圓圓的月餅,以及古樸的香爐和搖曳的蠟燭。此外,還有十包中華煙,整齊地排列成一排又一排。從眼前這場景來看,顯然是既花了錢財,也費了心思。
郭德綱聽聞消息后,簡單地發了幾個字:老爺子一路走好。德云社迅速行動起來,花圈、挽聯都按時送到。雖郭德綱本人未能親臨,但特意派遣了高峰前往。高峰于夜晚抵達靈堂,他在現場拍了照片,并感慨道:“這老爺子對我是真好,我從小就愛聽他的節目。”眾所周知,郭德綱的師父是侯耀文,而侯耀文與楊議屬同一輩分,正因如此,兩家人的情誼就這樣緊密相連著。
然而,網上的說法卻大相徑庭。有人提及,他所坐的輪椅不過是普通的手推款式,外觀看起來頗為堅硬,不禁讓人疑惑,為何不給他換一臺更為便捷的電動輪椅呢?還有他腳上那雙布鞋,仿佛一年四季都未更換過,甚至連襪子的影子都難以尋覓。這或許只是老人自身的習慣使然,畢竟穿布鞋,雙腳不會感到悶熱。可在這樣的情境下,這些卻無端成了兒子們不夠盡心的“罪證”。
關于這人是如何離世的,存在兩種說法。
他兒子楊議所發的訃告,時間是七月十日凌晨五點。訃告上清晰寫著,楊少華先生因病經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享年九十四歲。關鍵信息便是——搶救無效。
然而,在訃告發布之前,李金剛在直播中所言,卻并非如此。他聲稱,老人家是在家中,于午休時離世的。這般說法,聽起來頗為安詳。一邊是需要搶救的情形,一邊是睡著后未再醒來的描述。兩種說法,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畫面。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實的呢?一時間,網友們紛紛議論開來。
眾人皆存疑,遂動手翻找,目標鎖定在手機中拍攝的短視頻。視頻里,老爺子直面鏡頭進食,吃的是淀粉腸。他身形搖搖晃晃,消瘦至極,腰也無法挺直。兒子們拍這拍那,無論何種要求,他都一一配合。
家里人是怎么說的?網上的輿論風向,全朝著楊家的幾個兒子去了。大家都說他們不孝順,把老爺子當成了賺錢的工具,榨干了老人家最后的精力。直播、帶貨、拍視頻……這些說法全冒出來了。
家里人聽聞這些言論,同樣難以忍受。當即就有人站出來發聲,情緒頗為激動,大聲呼喊著爺爺已然離世,懇請大家別再進行網絡暴力了,還指出網上有人在造謠。這著實令人費解,大夏天爺爺出去參加剪彩活動,相關視頻都還能看到呢,怎么就成造謠了呢?
故事發生在七月九日的天津。天氣預報顯示氣溫高達三十多度。已九十多歲高齡的楊少華,上午時分還站在戶外的驕陽之下。彼時,他跟隨兒子楊議、楊倫,前往一家名為麗姐家常小海鮮的飯館。恰逢飯館開業,他前去為其剪彩慶賀。然而,就在此事過去僅僅幾個小時之后,老人卻溘然長逝。
網友們瞧見家屬發聲,卻并不買賬。大家紛紛表示,理解家屬心里難受,然而事情還得分開來看。一些人更是在評論區直接喊話,讓家屬對老爺子道一聲:“對不起,您辛苦了。”
也有人留意到,自老爺子離世后,那些吐槽他以及他兒子的視頻下方,部分評論悄然消失。有人不禁發問:難道家屬首要做的事,竟是刪除評論,而非反思自身存在哪些問題?這一舉動,令本就喧囂的網絡更加熱鬧。眾人紛紛感慨,楊少華著實有些不值。
人已然離去,究竟是因病離世,亦或是其他緣由,已然無關緊要了。畢竟,人一旦逝去,便再也無法歸來。他這一生,歷經了九十四年的歲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