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在天津車站,楊得志乘坐的第十九兵團的軍列在此停靠休整。
見停靠時間不長,楊得志并未打算下車。但沒想到士兵來報,說是天津市市委書記帶著很多人“堵”在了車站,而為首之人的臉上閃著怒色。
楊得志聽后立刻下車查看,但當看到來人時,他頓時流下了熱淚。
當時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楊得志和來人又是什么關系?
何人攔車?
1950年,楊得志收到急令前往北京,并參加了一次重要會議。
在會議上,眾人討論了目前朝鮮戰(zhàn)場上的情況,并表示彭總司令要求再調兩支軍隊前往朝鮮,其中一支就是楊得志的第十九兵團。
得到這一消息的楊得志驚訝之余,也有著一絲擔憂,生怕自己辜負了彭老總的期望。為了振奮士氣,他向中央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讓朱老總去山東看看。
不為別的,只為朱老總是戰(zhàn)士們心中的定海神針。
不久之后,朱老總緊急處理完工作,便踏上了前往山東的火車。
楊得志等人焦急地等待著,直到朱老總到來后,他們立馬將其引進屋,生怕讓他凍著。
當時的山東寒風凜冽,確實非常冷。但當看到士兵們都站在外面等待自己的時候,朱老總不顧眾人的阻攔,走出了暖和的屋子,站在士兵面前完成了講話。
隨后,他依舊沒有進屋,而是選擇上前慰問士兵,詢問他們缺什么,鼓勵他們要好好打,打出屬于十九兵團的榮耀。
事后,朱老總還多次囑咐楊得志,讓其多注意戰(zhàn)場上的情況,千萬粗心大意。楊得志一一記在心里,接受著朱老總的勸誡。
而在朱老總走后,山東的十九兵團迅速進入整頓狀態(tài),并在1951年的時候出發(fā)朝鮮。
為了能在戰(zhàn)場上打出好成績,楊得志整天進行拉練,讓戰(zhàn)士們時刻保持警戒的狀態(tài)。
待坐上軍列之后,楊得志立馬開始查看目前戰(zhàn)場上的情況,并思索十九兵團入朝后該如何行動。
因為情況緊急,就連吃飯的時候,楊得志手里也不離情報,生怕錯過一些細節(jié)。
這時,軍列即將進入天津車站,他們需要下車休整,但停靠的時間不會太長。
見此,楊得志也不準備下車,依舊埋頭于眼前的資料。
但此時一名士兵前來,向其報告有一伙人“攔”住了火車,非得要見楊司令。他還說為首的人“氣沖沖”的,可能不好解決。
楊得志聽后也不懼,立馬下車,看到了遠處的身影。
等走過去一看,楊得志激動地流下了眼淚,更是上前緊緊抱住了他。而對方也是相似的神情,嘴里還嘟囔著:“你怎么才來?”
眾人驚訝,楊司令與這人竟然認識?他究竟是誰?
戰(zhàn)友情深
原來來人正是時任天津市委書記的黃敬,此番就是來見見楊得志。
其實還沒來火車站之前,他是十分生氣的,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楊得志都路過天津了,也不來見見他這老戰(zhàn)友。
隨后,黃敬直接帶著幾個領導來到了火車站,并表示:一定要把他給我攔下。
楊得志聽后也十分愧疚,他這次戰(zhàn)事緊急,所以也沒打算通知他。誰曾想,對方知道了,還把他給“攔”下了。
黃敬自然知道楊得志任務繁重,也并未多留,但在其離開之前,他已經(jīng)命人備好了一些衣物與上藥,直接就給抬上了火車。
二人聊了一段時間后,楊得志便匆匆踏上了軍列。而黃敬卻久久站在火車站沒有離開。想當年,他們可是形影不離的好戰(zhàn)友,只可惜……
他跟楊得志是在1941年認識的,那個時候黃敬剛剛來到冀魯豫軍區(qū),并擔任黨委書記,而楊得志則擔任司令員。
當時日軍大規(guī)模掃蕩冀魯豫邊區(qū),楊得志親身上陣,帶領部隊對抗幾倍于己的敵人,成功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但沒想到此次的行動激怒了日軍,日軍開始實行“鐵壁合圍”的政策,妄圖將我君圍困。
此時,為了切斷我軍的后路,日軍還“威脅”了百姓一番,讓百姓根本不敢為我軍提供幫助,日軍、偽軍聯(lián)合上陣,在濮陽、內黃等地搜查。
收到情報后,楊得志立馬召開商議,商議該如何跳出重圍。
最后他們決定抽出一部分主力游走到敵軍后方,采取反包圍的方式,切斷敵軍的計劃。
彼時的黃敬已經(jīng)成為軍區(qū)的政委,楊得志出色的指揮,他都看在眼里。而黃敬大多時候是致力于后方工作,進行宣傳組織工作,讓百姓明白我黨行動的意義。
并且為了保證軍隊行動的基礎,黃敬還多次向楊得志提出要進行軍事改革,與百姓多加練習,借此讓后方行動的更為迅速。
黃敬也會提出一些見解,讓楊得志茅塞頓開,二人互為欣賞,很快便成為了親密的搭檔。
而在長時間的相處中,黃敬也認識到了楊得志的內心,他是一個心思細膩,十分負責人的人。但這也讓他事事為別人,承擔了很多壓力。
某一天,楊得志的親戚前來探望,而楊得志卻因為事務繁忙,根本脫不開身。無奈之下,他只能拜托警衛(wèi)員,讓其好好招待。
將事情吩咐下去后,楊得志又投入到了戰(zhàn)斗中。等到過了幾天,楊得志才想起這件事,這才得知自己的親戚已經(jīng)被妥善安排到了親友家,根本無須擔心。
當?shù)弥钦S敬幫忙的,楊得志立馬就去找了他,并表達了自己的謝意。
而在道謝的過程中,楊得志也有一絲不好意思在里面,畢竟他不想麻煩自己的戰(zhàn)友。
但黃敬卻不在意,是戰(zhàn)友就得互幫互助,這么生疏干什么?
楊得志心里一暖,這件事發(fā)生后,二人之間的情誼也愈發(fā)深厚。
在晉冀魯豫軍區(qū),二人一起并肩作戰(zhàn),楊得志負責指揮,黃敬負責處理其他事宜,配合十分默契。
不過,不久之后楊得志因為其出色的表現(xiàn),被調離了延安,前往了山東。而黃敬則是留在了晉冀魯豫軍區(qū)。
遺憾收場
二人在離別前,約定好在戰(zhàn)爭結束后一定要見一面。但沒想到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楊得志奉命在山東等地對抗國軍,始終不能見面。
而待新中國成立后,楊得志成為第十九兵團的司令,保衛(wèi)著山東的屏障。而黃敬則成為了天津市市委書記,致力于天津市的建設工作。
二人事務繁忙,更加沒有時間見面。
直到這次,十九兵團入朝,軍列路過天津休整,黃敬提前得知消息,并抽空與楊得志見了一面,也算是了卻了之前的遺憾。
這一次,二人也想好了,一定在之后的某一天聚一次。
黃敬看著遠去的火車,眼中盡是懷念。但讓兩人沒想到的是,這次偶然的相遇,竟然成了最后一面。
當?shù)弥獥畹弥編е筷犜趹?zhàn)場上打出一場場勝仗之后,黃敬高興不已,高興之余,也有一絲擔憂,希望他能夠順利回到國內。
當抗美援朝勝利的消息傳來之后,黃敬心中的石頭才落了地。本想著打電話聚聚,但又想著回國之后還要整頓軍隊,肯定沒時間,所以也沒有聯(lián)系。
而楊得志也投入到了軍區(qū)的建設之中,也怕打擾黃敬的工作。
直到黃敬病逝的消息傳來,楊得志懊悔不已,他最遺憾的就是沒有去見老戰(zhàn)友一面。
如今,他想去見見,卻再也沒有了機會……
參考文獻
楊得志轉戰(zhàn)冀魯豫邊區(qū)的5年零3個月,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2015年05月20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