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rmyrecognition網7月14日報道,2025年7月9日,法國陸軍參謀長皮埃爾·席爾將軍向國民議會國防委員會提交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擬組建第二支導彈炮兵旅。這一宣布正值北約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威脅演變的速度超過法國陸軍現有火箭炮兵能力之際。
目前法國僅擁有9套LRU(美制M270的法國版本)多管火箭炮系統,現有的單個旅被認為不足以實現可信威懾力和現代高強度戰爭的需求。組建新的旅旨在加強法國計劃于2030年部署的新作戰部隊的遠程火力支援,這標志著法國在北約聯盟中的防御態勢進入了一個關鍵階段。
從戰略角度來看,通過“閃電”系統增強遠程火箭炮打擊能力,顯著提升了法國作為北約在東部防線威懾態勢核心支柱的可信度(圖片來源:Army recognition Group)
為實現其目標,法國陸軍正在權衡多種采購途徑,尤其是引入由圖吉斯·加亞爾公司開發的“閃電”火箭炮系統。該系統首次亮相于布爾歇,被定位為一款完全法國制造的多管火箭發射系統,與美國的“海馬斯”火箭炮系統處于同一細分市場,具備北約互操作性,且具有本國工業自主的優勢。
包括泰雷茲在內的其他主要防務公司預計也將提出解決方案,以在國防部為遠程地面打擊計劃(FLPT)提供的6億歐元預算范圍內,交付所需的15至30套新發射裝置和兼容的制導武器。
法國陸軍的作戰理論顯然正朝著更強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發展,擺脫其僅有的9套LRU 火箭炮系統的局限。到2030年,目標是使13套發射裝置投入運行,到2035年增加到26套,但這一數量仍低于一些議會報告認為實現可信威懾力所需的48套。
從歷史上看,法國在這一領域對北約盟國的投資一直不足,但此次戰略轉向反映了近期沖突帶來的教訓,突顯了火箭炮在高強度作戰中的決定性作用。法國陸軍的計劃還包括延長其現有LRU火箭炮系統的使用壽命,以避免在下一代系統投入使用前出現打擊能力的缺口。
與美國的“海馬斯”火箭炮等系統相比,未來的“閃電”火箭炮系統預計將為法國提供一個更自主、更靈活的解決方案,符合法國的作戰理念和歐洲戰區的需求。該火箭炮系統專為快速部署、精確打擊和模塊化設計,其突出特點是集成了完全由法國制造的組件,包括指揮控制系統、火控網絡和底盤。
據報道,其兼容多種制導武器,從標準的227毫米火箭彈到未來的遠程巡航導彈,這使其在北約框架內的縱深打擊任務中具有明顯優勢。盡管“海馬斯”火箭炮在烏克蘭戰場上已證明了其作戰效能,但“閃電”火箭炮系統有望在不受出口限制且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情況下提供類似的能力,從而鞏固法國的工業基礎,并確保關鍵的技術主權。
從戰略角度來看,通過“閃電”火箭炮系統增強遠程火箭炮能力,顯著提升了法國作為北約在東翼威懾態勢核心支柱的可信度。法國陸軍通過組建第二支配備現代化、機動且精準導彈的炮兵旅,增強了聯盟在師級火力支援和快速縱深打擊方面的能力,這是近期高強度沖突所凸顯的能力缺口。
另外,這還具有重大的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意義,強烈表明法國決心投資于集體安全,并根據不斷變化的威脅調整其部隊結構。最終,部署像“閃電”火箭炮這樣的主權系統,支撐了法國對于歐洲戰略自主性增強的愿景,同時又堅定地融入北約的綜合防御框架。
此次規劃中的擴張也得到了一筆巨額資金的支持:用于新型火箭炮系統和彈藥研發的預算達6億歐元。盡管圖吉斯·加亞爾公司的“閃電”火箭炮系統頗具競爭力,但目前尚未敲定任何合同,這為各國國防供應商之間的競爭留下了空間。上一次此類領域的重大合同是當前LRU火箭炮系統的現代化改造和有限壽命延長,該系統由法國陸軍地面裝備的綜合保障機構(SIMMT)管理,旨在填補到2030年的空白。
人員招募也是關鍵因素,因為新組建的炮兵部隊將需要約800名訓練有素的炮兵,而鑒于法國陸軍正在進行的改革以及緊迫的需求,這無疑是一項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