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減,即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減少,或其生理效應不足所致機體代謝降低的一種疾病。臨床上,甲減主要分為三類,不同類型的甲減在病因、癥狀和治療上都有所差異,其中有一種相對容易控制,做好調節就能有效管理。
一、甲減的三類分型
? 原發性甲減:這是最常見的類型,約占甲減的90%~95%。病變部位在甲狀腺本身,多由甲狀腺自身免疫損傷(如橋本甲狀腺炎)、甲狀腺手術切除、放射性碘治療等原因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分泌不足。
? 中樞性甲減:又稱繼發性甲減,病變部位在下丘腦或垂體。由于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TSH)不足,或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不足,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分泌減少。常見病因包括垂體瘤、垂體手術或放療、下丘腦疾病等。
? 甲狀腺激素抵抗綜合征:這是一種罕見的甲減類型,由于甲狀腺激素受體基因突變,導致甲狀腺激素不能正常發揮作用,機體對甲狀腺激素產生抵抗。雖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水平可能正常或升高,但組織細胞不能有效利用,從而出現甲減癥狀。
二、這種甲減相對好治,調節是關鍵
在三類甲減中,原發性甲減中的部分由生活方式、營養因素等可逆原因引起的類型相對容易控制。例如,因碘攝入不足導致的甲減,通過合理補充碘元素,調整飲食結構,往往能有效改善甲狀腺功能;由藥物(如鋰劑、胺碘酮等)引起的甲減,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后,甲狀腺功能可能逐漸恢復。
對于這類甲減,做好以下調節非常重要:
? 飲食調節:保證營養均衡,適當攝入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海魚等),但需注意避免碘攝入過多。同時,補充足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維持甲狀腺功能。
? 生活方式調整:保持規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長期精神緊張和壓力過大。
三、免疫介入治療在甲減中的應用
免疫介入治療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主要適用于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橋本甲狀腺炎)引起的原發性甲減。其原理是通過介入手段,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抑制甲狀腺自身抗體的產生,減輕甲狀腺的免疫損傷,從而改善甲狀腺功能。
免疫介入治療的具體方式是通過多模態AI智能影像引導精準定位甲狀腺內的炎癥靶區或異常血管區域,介入醫生可以將免疫調節藥物或生物制劑直接送達病灶局部,或對異常組織進行靶向介入干預。
這種方式能顯著提高病灶局部的藥物濃度,增強免疫調節效果,同時減少全身西藥的副作用。對于部分特定情況(如甲狀腺腫大壓迫明顯、藥物治療不耐受等),介入治療成為重要的補充或替代手段。
總體而言,免疫介入診療具有微創、精準、療效確切的特點,為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提供了更個體化、更有效的治療選擇,為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長期預后帶來了新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