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設零工“小市場” 助力就業增收“大民生”(主題)
上半年甘肅天水市累計服務零工群體2.09萬人次 促成就業1.06萬人次(副題)
天水日報訊(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王琴)近年來,為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著力解決群眾找工難、企業招工難的結構性就業矛盾,天水市人社局持續推進零工市場(驛站)規范化建設,多舉措促進零工群體多渠道靈活就業,上半年全市7家零工市場和18家零工驛站累計服務零工群體2.09萬人次,發布崗位信息3.34萬條,發布零工求職信息1.55萬余條,累計促成就業1.06萬人次,有效助力靈活就業人員等零工群體實現就業增收。
“線下+線上”搭建平臺,構建全鏈條服務網絡。線下服務陣地提質,全市零工市場采用全省統一名稱、統一標識,同時配套休息區、飲水機、零工食堂、充電樁等便民設施,打造“舒適候工+便捷求職”的一站式服務環境。甘谷縣零工市場服務大廳通過求職登記、崗位發布、職業指導等窗口,配備LED崗位信息屏實時更新家政、物流、裝修、農產品加工等十大類就業崗位。同步延伸服務至1個就業驛站和2個社區服務驛站,輻射全縣產業園區及人口密集區域,讓零工群體在“家門口”享受就業服務。線上服務平臺增效,依托甘肅省人社綜合服務平臺、“如意就業—甘肅省公共就業服務網”和“零工市場”微信小程序發布用工信息,在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上開展“直播帶崗”“直播駐廠探崗”,多形式延伸零工服務鏈條。秦安縣依托2家縣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17鎮政務(便民)服務中心,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點對點信息推送,做到用工信息發布“零距離”,就業崗位推介“零距離”,促進群眾就業增收。
“培訓+指導”提升服務,打造全方位服務基地。定制化培訓強技能,以“技能甘肅”建設為契機,緊盯市場急需緊缺的“熱門”崗位,推出定制化技能培訓,實現用工需求與培訓提升有效銜接。上半年,全市共開展手工編織、電工、縫紉工、育嬰員、電商創業等職業技能培訓6840人次,有效推動零工群體與行業需求精準對接。5月,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突出餐飲產業特色優勢,啟動以“餐飲服務數字賦能”為主題的餐飲服務創業能力提升訓練營,吸引了50余名有創業意愿、技能提升需求人員參加。精細化指導優服務,各縣區零工市場日常配備2—5名專職工作人員,為零工群體提供職業規劃、求職技巧、勞動法規等個性化咨詢服務,切實保障靈活就業人員合法權益。武山縣零工市場通過編制零工市場名錄,及時掌握零工市場供求變化趨勢,認真分析零工分布行業、地域、用工求職的特點,積極為靈活就業人員推薦符合自身要求的崗位,上半年累計開展指導服務150余人次。同時,深入企業宣講就業補貼、社保減免等政策,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萬余份,切實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人社+營商”部門協同,實施全流程服務行動。實施供需雙摸排、資源雙推送、權益雙保障、能力雙提升四個暖心行動,組織開展“零工進園 護航項目”專項行動。通過對各類園區企業用工需求普查和零工就業意愿摸排,建立《重點項目用工需求清單》和《零工就業意向登記臺賬》,及時通過“如意就業—甘肅省公共就業服務網”進行發布,促進供需雙方信息有效互通,實現“即時快招”。實現“三個精準”目標。以“人社搭臺、營商護航”為原則,建立“人社+營商+園區+企業”協同聯動工作機制,統籌零工資源,建立跨區域精準調配模式,推動零工勞動活就業增收渠道,又為項目建設提供力與各類園區重點項目需求高效匹配,既拓寬群眾靈人力資源服務保障,實現重點企業用工需求摸排精準、零工資源匹配精準、用工糾紛化解精準“三個精準”目標,有效解決企業用工短缺問題,促進群眾靈活就業增收。
來源:天水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