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外賣食品安全一直備受關注。近日,浙江開始推行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組團式管理模式,以應對后廚衛生、食材安全方面的監管難點。也有媒體報道稱,美團日前在北京推出“浣熊食堂”,用戶下單前可實時“云體驗”,隨時“看匯報”,下單后將收到標有食安封簽的餐品。未來3年,美團將在全國各地投資建設1200家“浣熊食堂”。
現如今,社交平臺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攻略,關于如何點一份安全的外賣,許多網友的建議往往都是找有堂食的餐飲商家。固然,有堂食的餐飲商家相對于專門的外賣檔口而言,更加正規,因為所需要履行的各種食安手續更多,但這其實并不能等同于堂食商家的菜品就一定干凈衛生。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市場監督管理執法人員的一些執法案例,在堂食餐飲商家后廚同樣也能發現不少問題,所出品的菜品不符合食品安全規定。
所以,當消費者被網絡信息長期灌輸,形成有堂食的餐飲商家“好”,沒有堂食的餐飲商家“不好”的刻板印象,反而不容易倒逼所有餐飲商家做好食品安全衛生工作。在當前,食品安全是一個困擾所有消費者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其核心原因在于監管困難——廚房后廚得不到有效監管,食品安全也就難以為繼。故而,市場監管部門近些年推出相關規定,比如互聯網+明廚亮灶,通過無感監管、透明監管、穿透式監管在食品安全監管領域走深走實。部分餐飲商家也通過主動展示全鏈條食品加工過程,以期獲得更多消費者信賴。
一定意義上,只要保證食品加工的全過程可感可知、安全可控,那么在這樣條件下生產制作出來的餐食就會更干凈衛生。消費者可以通過攝像頭實時查看后廚制作,就沒有商家敢掉以輕心。既然如此,是否有堂食,也就不再是外賣干凈衛生的篩選關鍵詞了。浣熊食堂就是在這一現實需求下推出的高食安標準的集中式外賣廚房品牌。浣熊食堂向所有類型的餐飲商家開放,平臺則負責提供食品安全的全鏈條服務、日常操作標準、數字化運營規范和必要的各類扶持,包括從供應鏈、明廚亮灶再到數字化運營的全套基建。這就有點像餐飲業的共享辦公空間,餐飲商家直接拎包入住,平臺負責全流程監控食品安全并向消費者展示,以確保消費者吃得安心和放心。
為什么平臺愿意做這樣的事?從市場角度很好解釋,當消費者在外賣平臺上點外賣吃壞肚子,他們在怪商家的同時也一定會認為平臺沒有盡到監督義務。因此,平臺推動建立食品安全全流程可控的集中外賣廚房,就能夠更好規避食安風險,讓后廚監管走在市監執法的前面。正如大型餐飲連鎖最常見的運營模式就是中央工廠集采配送,在確保口味一致的同時,也能夠盡可能避免無統一標準的各環節加工過程導致食品安全問題。
從長遠看,外賣行業發展不能僅僅依靠有堂食的傳統餐飲商家,這一群體滿足不了日益增長外賣點餐需求。因此,發展無堂食的餐飲商家也就勢在必行。如何讓無堂食的餐飲商家能夠獲得消費者更多信賴,類似浣熊食堂的模式就值得借鑒推廣。這樣有助于讓更多小餐飲商家能夠在外賣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也能夠通過“透明廚房”“明廚亮灶”讓外賣餐食更安全更干凈更衛生。
來源:大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