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彬
無堂食外賣,顧名思義就是僅做外賣的餐飲店家。專營外賣不做堂食,客觀而言有降低成本、輕量化運營的優勢。但為節省成本,這些外賣大多只有一個廚房,且一般都不設在沿街店鋪,其背后的隱蔽性與監管難題不容忽視——后廚環境是否衛生、食材原料是否安全、食品加工是否規范等,都讓消費者在享受外賣便利的同時心存顧慮。
破解這一難題,不少地方展開實質性探索。比如,前不久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發布《無堂食外賣經營服務規范》團體標準,聚焦無堂食外賣明確服務標準規范。也有相關平臺近期推出無堂食外賣新模式,由平臺投資改造并進行線下管理,商家拎包入駐,全店明廚亮灶每日更新食安巡檢情況,通過“全程可視可追溯”保障食品安全。
最近,浙江也在探索新路徑,在全省推行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組團式管理模式。這一模式,就是將零散無堂食外賣集中起來,引導分散商戶向合規聚集區遷移,并進行組團式、規范化管理,主打一個公開透明。更重要的是,這一模式在有關部門的引導和支持下,可以實現快速復制和推廣。這個過程中,政府也實現了從“傳統監管者”到“創新治理者”的角色轉變。據了解,浙江全省已排摸出此類聚集區161個,并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實現規范化治理。
這一模式能夠落地并初顯成效,是政府和市場共同作用的結果。政府定規則、搭平臺、強引導;專業運營商負責聚集區的建設與管理,平臺提供流量支持與數字化賦能,商戶則需遵守規范、自治自律。該管則管到位,該放則放得活,讓政府與市場各展所長、協同發力,這正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生動實踐。這一模式充分調動各方參與的積極性,實現的是共治與共享,讓外賣食品安全有了可靠保障,民生痛點得以有效紓解,消費信心與潛能自然被激活釋放。
食品安全大于天,干凈衛生是行業的底線。立規矩、強管理,以治理創新護航新業態健康發展,必能守護好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摘編自《浙江日報》,原題為《無堂食外賣也能吃得放心》)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6日 05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