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親王的中篇小說《長安的荔枝》一經出版便受到了讀者們熱烈的歡迎,原因不僅僅是書中經過各種考證,真實的還原了在唐代的生產力條件下,想把嶺南的荔枝運到長安,需要經歷怎樣的工藝,更深刻的,是全書揭露了在封建時代,天子一句輕飄飄的“想吃鮮荔枝”,導致了多少底層人民的家破人亡,也從另一個角度闡釋了“安史之亂”暴發的底層原因。
《長安的荔枝》電影還沒有看,但是近日大同城管局的一則報道,卻讓人們領略一場堪比“貴妃吃荔枝”的真人秀。
事情是這樣,到山西大同旅游的盧某,因為自家孩子將一塊價值不到千元的電話手表不慎放在了高鐵的垃圾袋里,隨后大同城管局安排兩位環衛工人,在近40度的高溫之下,從中午12點到下午4點,4小時翻了近8噸垃圾,最終找到了這塊電話手表。
根據官方的說法,是這位盧女士不同的撥打12345市長熱線,最終該項任務由城管局落實,城管局安排兩位環衛工人,高溫下翻了4小時垃圾堆,找到了這塊電話手表,最終城管局覺得這是一件值得大力宣揚的好事,所以專門報道了出來。
而根據民間流傳的說法,是深圳紀委某干部,打電話給大同市委秘書長,才有了后續這件事。
無論哪種說法準確,總之2位環衛工人頂著烈日翻了4小時垃圾堆找了一塊因自己保管不慎丟失的,價值不到一千的電話手表這件事是確定無疑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做個試驗,確定一下被扔在一堆垃圾里面運輸到垃圾場的同款電話手表是不是真的能夠傳出定位信號來,如果是真的,這手表質量還真是不錯。
之所以這件事引起了網友們強烈的憤慨,原因無疑是勞動人民的共鳴,核心問題是:你是否愿意為了一千塊錢,讓你的父母在烈日下翻4個小時垃圾堆?
顯然大部分網友不會,這也是網友們憤怒的理由。
但是城管局領導會,因為那不是他們的父母,只是他們掌握的某種生產資料,怎么用他們說了算。
那么問題來了:生產隊的驢你會這么用嗎?
楊貴妃一顆荔枝的背后,是千萬百姓的血淚;如今太平盛世,朗朗乾坤,這種事情想來是必然不會發生的吧。
贊同請轉發,喜歡本文的話,歡迎關注活在信息時代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